當錦衣衛大軍還在汨羅河上航行的時候,京城坊間,已經傳出失蹤十餘年的太子,將要回宮的訊息。
誰也不清楚訊息的源頭。
弘文天子從大太監劉靖那裡得到坊間的訊息後,龍顏大怒,原本大好的心情一掃而空。
太子殿下秘密回京,然後突然出現在朝堂上,給朝中百官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
當然也不一定是驚喜,也可能只有驚。
但太子回京的訊息洩露,這一路就充滿了不確定性,誰能肯定,那些從來不奢望太子活著,活著太子回京的党項,會不會幹出什麼陰暗的勾當。
半路截殺?
陰謀,陽謀?
都不確定。
但確定的是,大夏朝堂格局發生了變化。
“北鎮撫司調查出了嗎?是哪個爵爺,或是哪位大學士散播的謠言?”
弘文天子看著劉靖。
劉靖腰彎的很低,眼睛都快跟胯下消失的小丁丁平齊了,恭聲道:“那幫錦衣衛殺才雖然調查出了是哪些人散播謠言,但人卻早已經離開了京城……”
“那些人什麼身份?”弘文天子道。
劉靖腰再次一彎:“都是些不得志的窮酸士子,錦衣衛也沒查出他們跟京城中的哪位大人有牽連……”
弘文天子眼中迸射出一道寒芒,冷笑道:“不知你們是真知道太子歸來,還是假知道,也不管你們存的什麼心思,別讓朕知道你們是誰……”
“上朝!”
弘文天子更衣上朝,在大太監劉靖的陪同下,在無極宮乾坤殿中開始一天的朝會。
大夏朝廷百官,清一色都是道骨仙風的老頭,也有幾個眼睛半眯,冷豔漠視這些文官的中年人。
自從讀書能夠修行的時候,文官集團掌握了真正的話語權,天下大勢也在他們手中掌握。
當然,這些文官大佬們固然有些膨脹,但不管如何,他們讀書修行的書籍,遵循也都是諸子百家中的孔孟之道。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哪怕修為位及大宗師境界,依舊改變不了這個思想,誰讓孔聖人與孟聖人,乃是文道先賢第一聖。
而後世中出來所謂聖人,也就亞聖,始終無法達到聖人的高度。
聖人言,聖人行,影響了歷代王朝中的君臣與讀書人,包括天下的黎民百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弘文天子身穿五爪金龍明黃袍,端坐在乾坤殿中的帝座上,睥睨天下的氣態,打量著殿中站立但卻微微躬身的百官。
“諸位愛卿,今天有什麼要上奏的嗎?”
按照弘文天子以往的尿性,文官集團的這些宗師們不說話,他絕對會讓大太監劉靖高唱‘有事起奏,無事退朝’的話。
但今天,他顯然並沒有這個打算。
殿中竊竊私語聲響起,弘文天子也不急,就那麼靜靜地看著朝中百官。
“臣有事啟奏!”
一個身形枯瘦如柴的老臣,腳穿皂靴,雙手持笏站了出來,朝著弘文天子躬身揖禮道:“錦衣衛指揮使吳亞斌,已經連續數月未曾上朝,而北鎮撫司的錦衣衛,卻愈發的沒有約束起來,近日來,鬧得京城雞飛狗跳……臣等連說話的機會都沒,臣以為,指揮使吳亞斌應當革職,而錦衣衛亦是要裁撤……”
老臣話剛說完,朝堂中的其他老傢伙們,紛紛點頭,紛紛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