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鄉並不小,這裡生活著的是方家僱傭的農夫以及他們的家人。
在得知武陵郡方家來人後,這裡的僱農們終於是看到了一絲曙光,連續地乾旱,已經讓他們對未來失去了信心。
好在,方家沒有忘記他們。
此刻,永樂鄉的四五百人口,在昨晚就趕來的方世玉率領下,在村口迎接趙東如等人的到來。
敲鑼打鼓,聲漫天。
在他們看來,方家來了文士,就帶來了希望,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還真是熱情淳樸的人民啊……”
林宇掀開馬車簾子,看到那些臉上洋溢著淳樸笑容的鄉民,一時間也是回想起了在地球的兒時生活。
在被孤兒院院長帶走之前,他是農村的留守兒童,對於這永樂鄉,他有種極為親切的感覺。
彷彿回到了那充滿泥土氣息的農村。
永樂鄉的村民們,男的都光著膀子,面板被太陽曬得黝黑,而那些婦人帶著小孩,膚色也好不到哪裡去。
“見過各位老爺!
當趙東如與林宇等人跳下馬車後,這些鄉民們則都是跪地接見,眼神中充滿了敬意。
“都起來吧!”
趙東如雙手虛抬,這些鄉民們才紛紛起身,同時打量著林宇幾人,當發現林宇等人不過是些娃子後,都不禁怔了一下。
難道向上蒼祈雨的大才子,會是這幾個人?
以前祈雨的才子,那都是年齡二十多歲左右的青年,像林宇這種年紀的人,能夠才氣沖天嗎?
他們雖然是地位低下的僱農,但也不妨礙他們對於才氣的瞭解。
與此同時,方世玉站出來將趙東如以及林宇等人,請到了村中的祠堂當中,共同商討祈雨的事情。
“永樂鄉的形勢很不樂觀,都已經入秋了,但這稻田卻是詭異的乾涸,這裡面固然有連日放晴的緣故,但大地卻沒有這麼嚴重。”
方世玉前後到永樂鄉來了好幾次,也是隱隱發現了這其中的怪異之處。
趙東如點了點頭道:“我來之前,也以為是氣候的原因,但一路走來,也是覺得這其中有點蹊蹺。”
“管它什麼蹊蹺,趙師,只要它是缺水,我們就祈雨,只要氣候轉變回來了,這豐收也是必然的。”
方世明不以為意,自古以來農作物都是跟氣候有關,如今稻田都乾涸出裂縫,這不就是缺水的現象嗎?
到時候祈雨詩詞一出,才氣沖天,還怕無法解決難題?
“這位老爺說的對,以往遇到這種情況,方家就會派文士老爺過來祈雨,結果稻田都是豐收……”
“對啊,還請諸位老爺能夠儘快祈雨,拖久了的話,這些水稻怕是會全部倒下……”
永樂鄉中有威望的僱農,如今全部的心思都在祈雨上,見方世明的想法也是這樣,頓時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祈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