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上午,楊小濤都在錢老辦公室裡待著,要不是冉父過來彙報情況,兩人估計連中午飯都忘了吃。
於是,三人一起去了餐廳吃飯,等吃完了,立馬回到辦公室,然後繼續討論。
不過,這次原本兩人的討論變成了三人。
冉父對於火箭的研究也能幫著提供思路,甚至有些時候,從火箭的角度來出發,更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到了下午,三人的交流才算結束。
不結束不行了,楊小濤年輕,身體沒啥,冉父也是年富力強的年紀,也能吃得消,可錢老的身體跟精力有些跟不上了,楊小濤也不好再麻煩。
何況,錢老本身就有一堆的事情。
運送衛星上天的火箭,還在做最後的衝刺。
今天能來‘取經’已經是巨大幫助了。
見此,楊小濤準備告辭。
錢老點點頭,然後將那本記錄還給楊小濤,順便又送了兩本書,也是關於空氣動力學的,都是些基礎知識。
用錢老的話來說,基礎打牢了,有些事自己就能想明白,就能自己發現出來。
隨後更是說碰到問題就打電話,不要不好意思。
更是叮囑,如果有進步,也要第一時間告訴他。
這種拳拳之心,楊小濤除了感動外更像是一種傳承。
一種將民族復興的擔子傳下來的感覺。
離開七機部,回到機械廠。
坐在桌前,楊小濤就跟發呆似的,沒有任何動作,眼睛裡也沒有焦點。
一旁的婁曉娥有些不知所措,看到楊小濤一動不動,自己也不敢動彈。
問了一句有啥事,楊小濤只是搖頭,不說話。
而此時,楊小濤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但他清楚,錢老的那種態度,仍在感染著他。
良久,楊小濤才從這種感覺中走出來,他很喜歡這種感覺,因為每次想到,都會讓他有種莫名的使命感。
恢復過來的楊小濤,也讓婁曉娥鬆了一口氣。
要是還這樣,她就得出去叫醫護站的人來了。
老人說了,小病不斷的人沒大病,可沒小病的人來了就是個大的。
楊總,很可能就是後者。
婁曉娥覺得,回去得跟冉秋葉提個醒。
此時,楊小濤並不清楚婁曉娥的心理想法,就是知道了,也不會在意。
他們家,別說是他了,就是家裡的孩子也很少生病。
原因嘛,自然是小薇在了。
此刻,楊小濤卻是忙著做近期計劃。
首先,答應了中科院的事情得做,這件事交給張冠宇他們,讓研發處的技術組練練手。
這次有了水星機床的幫忙,相信生產加工的時候,不用浪費那麼多材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