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袁老師的話來說,幹活的時候不喝茶,晚上容易睡不好,這睡不好第二天就沒有精神頭
楊小濤拿起缸子喝了一口,下的茶葉有點多,濃了些。
不過沒啥關係。
楊小濤放下缸子的時候,袁老師也放下,隨後問道,“你跟上面彙報了沒?”
楊小濤搖頭,“沒有,這要是將好訊息傳上去,那可得嚴謹點。”
“不然問起具體的資料,我這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來,咋弄。”
“所以還是等具體的數出來,一次說完就好。”
見楊小濤這樣說,袁老師也沒覺得啥。
反正稻米就在那,不過是少了個上稱的過程。
而且楊小濤說的也對,越是最後關頭,越要嚴謹,謹慎。
“袁老師,這次成功了,接下來呢?”
楊小濤放下缸子,好奇袁老師接下來的研究方向。
“我啊,還沒想好。”
說起研究方向來,袁老師也有些迷茫,尤其是成功了,就不知道未來的路該往哪走。
“可能,要先把種子做出來,做很多很多,讓大家都用上吧。”
“嗯,確實得推廣開。”
袁老師突然看向楊小濤,“楊老弟,這方面還需要農科院幫忙,不然指著我們這些人,滿足不了那麼多。”
“這個你放心,來的時候老院長已經跟我說了,一旦確定成功了,農科院會安排專門的育種基地,就跟西北農場那樣,保證糧種快速生產。”
“那太好了.”
兩人又交流一會兒,隨後回到屋裡,準備休息。
三天後。
楊小濤站在桌前,看著前方忙碌的人群,滿是歡喜。
郝平川跟王浩用棍子抬著秤,下方是吊起的竹筐,一旁小波扶著秤砣,等秤桿平衡之後,這才讓兩人放下,然後從頭開始數著秤上的星星。
“這個,106斤半。”
小波說完,很快有人將竹筐抬走,然後換上新的竹筐。
餘華在一旁將數字記上。
很快又是一組資料傳來,“110斤。”
不遠處,這樣稱量的還有四隊。
中午時候,楊小濤跟袁老師湊在一起,看著一旁正忙著計算的人。
一個個在本子上列著算式,最後的結果不斷增加。
旁邊還有人在檢查著,生怕算錯了。
即便如此,四個人還是算了三遍,確定準確無誤後,這才將最終資料交給袁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