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國內機械製造行業這幾年的情況非常清楚,按照他的話來說,那些人,老了。
人老了思想就趨於保守,趨於安穩,沒了年輕時的那股子衝勁、幹勁。
看了眼楊小濤,若是軋鋼廠沒有楊小濤,或許也會跟這些工廠一樣吧。
幸好軋鋼廠有他,如此年輕,還能拼。
可轉念又想到自己所在的化工廠,心頭漸漸沉重。
一旁的徐鵬只是聽了隻言片語,就感覺跟不上兩人談話的速度了,尤其是什麼滬上什麼解放什麼泉城的,說的是卡車嗎?
“徐叔,化工廠怎麼樣?”
楊小濤順便問起化工廠的情況,徐遠山搖頭,“一團亂遭。”
“現在傳統的化學工藝執行平穩,國家也算是支援。”
“上次因為高壓鍋生產需要皮帶,石油化工專案也算是開展起來了。但,還是入不敷出,需要國家財政補貼。”
“化工廠這麼大的工廠,還要補貼?”
楊小濤有些詫異了,前世那些化工廠,不僅可以提供化工原料,還能生產一些化工製品,每年一個小目標輕輕鬆鬆。
哪怕是現在,只要化工廠隨便出點產品就是市場搶手貨啊,怎麼還要國家補貼?
“事實上,就是如此。”
徐遠山有些惆悵。
“不是,徐叔,現在你們都幹啥?”
“以前乾的都幹,工業用的各種酸啊、鹼啊,還有一些化工產品,做的挺雜的。”
徐遠山揉著眉頭,“就是太雜了,攤子鋪的有點多。”
“那塑膠做嗎?”
“做!”
“塑膠薄膜呢?”
“這個沒有細分。”
“化肥做嗎?”
“什麼肥?”
“氮肥、鉀肥什麼的。”
“應該做吧。”
楊小濤連續問了幾個問題,徐遠山都皺眉。
這裡面有些專案確實開了,但有些他也不清楚啊。
或許不知道躲在那個化驗室裡研究著呢。
但這種研究想要放到社會上,還有段距離呢。
不過,楊小濤能夠問出這些問題就讓他很吃驚了。
莫非,這小子也懂化學?
今晚聽說有雨,工廠安排值班。
阿濤怕明天睡過頭了,正好在這值班,順便用手機戳了一章,湊齊三章就先發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