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眾人還覺得有些冒進,心裡有些不靠譜,都想著少種一些,省得到時候出了亂子,讓村子蒙受損失。
可現在,兩個多月風雨過去,這些玉米不但沒有出現問題,還和去年實驗的一個樣,一個個長的老大老粗了,剝開一個,就能看到裡面瓷實的玉米粒,一個個不僅飽滿還個頭不小。
這要是曬乾了,磨出來的麵粉的更多。
楊大壯現在心裡除了感激楊小濤搞來這麼好的種子,就是感激楊太爺的力排眾議。
否則,看這情況,自己不得後悔的撞南牆?
就是如此,他還是有些自責。
“今年秋玉米,全部都種上。”
心裡想著,卻是大手一揮,早就等不及的青壯勞力們揮舞著鐮刀,立刻上前。
楊大壯也走到田地裡,彎下身子,刀鋒向前越過三顆玉米杆,然後向後用力啦。
卡噗
卡噗
卡噗
連續三聲,三顆玉米杆就被楊大壯攥在手心裡,感受著沉甸甸的重量,心中充滿喜悅。
迅速將手上的玉米杆放在身旁,繼續向前邁著鐮刀。
在他身後,妻子王氏帶著竹斗笠,拉起放到的玉米杆彙集起來,然後左手捏住玉米棒子的末端,右手用力往下一掰。
啪嗒一聲,一個被連皮包裹的玉米就脫離玉米杆,隨手將其扔到一旁的籃子裡。
至於裡面的玉米棒子,還要在找時間扒出來。
剩下的外衣,曬乾了不僅可以燒火,還能進行手工加工,村裡老人用來編制蒲團用的就是它。
順手丟到一旁的地裡,然後再去掰另一個。
身後自然有人收集起來,統一帶回。
卡噗
啪嗒
兩人配合的節奏就如同這勞動的聲音,清脆動聽。
一時間,整個田地裡都是噗噗噗的聲音,如同收割機一般,將一片片黃色玉米林清理掉。
楊太爺坐在小山一般的玉米堆前,手上動作麻利,雙手一撕,然後用力一掰,一顆粗大鮮嫩的玉米棒子就出現在手中。
楊太爺用手掂量掂量,左右都是忙碌的眾人,“這一個最少半斤沉!”
旁邊一老頭看著樂呵,“這有啥,我這都是這麼大的。”
楊太爺說著將玉米扔到身後的筐裡,旁邊幾個小子兩人用力將滿筐抬走,送到打穀場裡,攤開曬乾。
楊太爺繼續扒皮,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這會,一直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周圍一些老頭老太太也是如此,今年格外開心。
他們都是莊戶地的老人了,收成的時候,打一眼就能估算出大體產量。
像現在面前的小山堆,不說往常年,就是去年也是收了大半玉米地才有。
可現在,聽運送回來的楊石頭說了,也就收了三分之一。
剩下還有好多呢。
楊太爺心裡甜蜜,這說明什麼?
說明這些棒子大,收成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