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之前,大明皇帝遣御史李琦為使節,出使朝|鮮國。傳旨朝|鮮國王李芳遠,即刻送懷安大君(國王的四兄)之女賢惠翁主入京師。
國王李芳遠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去濟州島!因為國王的四哥、懷安大君李芳幹被流放之地,便是濟州島;賢惠翁主就是李芳乾的女兒。
李芳遠接到人之後,馬上派遣使者護送賢惠翁主、踏上了前往大明朝都城的遙遠之路。
他們進入遼東地區之後,便由大明朝的遼東都指揮使司派遣人馬護送;絕大部分朝|鮮國軍隊返回了國內,只留下使節以及隨從。不過武將樸景武依然留在了翁主的身邊。
七月初,一眾數百人的隊伍已過了山海關,進入大明朝腹地。遼東明軍返回都司,朝鮮國使節由北平布政使司的人馬負責護送,人數少了很多,全部人馬只剩下百來人;大概因為已經進入長城內的緣故。
坐在一輛馬車上幾乎不露面的賢惠翁主,這幾日裡、聽見外面的說話聲越來越頻繁。她大致聽得懂漢話,時不時聽清楚明軍護衛軍將士的談論,知道他們的心情越來越放鬆了。
(朝|鮮國的正式書面文字就是漢文,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吏讀”文字,用漢字和符號來標記語法;但史書、正式案牘公文都是用漢字文言寫成的。大凡做官的、身份尊貴的人,很少不會寫漢字。翁主也不例外,相比於聽漢人說話,她看書面漢文會更加嫻熟。)
遼東只有都指揮使司以及衛所,洪武年間就裁撤了所有府縣。雖然明軍多次出兵平定遼東,但那地方仍然不如內地太平,可能遇到零星的部落、盜匪。
而今隊伍一進山海關,行程就立刻變得安全平靜。長城一線有明軍的衛所、屯堡,關外的人沒有印信路引,很難進入長城以內。
因此人們有了心情閒談。比起在關外時的緊張警惕,氣氛已有了很大的改觀。
賢惠翁主才十幾歲大,但她是一個很堅韌的女子;一路幾千裡過來,旅途勞頓、起居不便,但她直到現在也沒抱怨半句!
她從小就長得非常美麗,如其相貌的女子、放眼整個朝鮮國亦很難以找到;且性格儀表也很好。所以不僅馬車外面那個樸景武、從小到大傾慕她;連當今朝|鮮國國王李芳遠的兒子,也喜歡她……朝|鮮國習俗不同,同族同姓的兄妹也是有成婚的事,甚至以前還有皇室親兄妹成婚……
就在這時,隊伍陸續停了下來。
翁主便對著簾子、用朝|鮮語問道:“樸將軍,我們怎麼停下來了?”
她的聲音不大,但知道樸景武一直在馬車旁邊的。果然樸景武的聲音道:“回翁主話,此地多山,道路起伏,人馬都累了。明朝御史李琦下令休息兩刻,再行趕路。”
翁主便挑開了車簾,將臉露了出來。梳著大鬢的烏黑頭髮下面,是一張圓的美麗臉龐,光潔細|膩的肌膚還帶著少女的稚嫩,額頭光滑,一雙明眸含著美好的笑意、含著隱約的羞澀,鼻子、下巴都小巧,看起來十分秀氣。她只要笑起來,臉頰還會有輕微的酒窩。
外面的敦實黝黑的年輕武將樸景武頓時看得愣了,他已下馬站在坐騎旁邊,這時趕緊低下頭,一臉感動地彎下腰。
平時翁主都不露面的,這時與樸景武說話,挑開了簾子。樸景武的榮幸與感動,都寫在了他的臉上。
翁主輕聲問道:“我們到哪裡了?離明朝都城還有多遠?”
樸景武躬身道:“離大明都城還很遠很遠,或許還有兩千餘里。不過離北平布政使司不遠了,北平也是大明的一座大城;大明永樂皇帝在位時,聽說就想遷都到北平。”
他說得很詳細,“我們再往西走,就能到永平府盧龍縣,然後到開平城;過了開平城,下一站就是北平城。”
翁主輕聲道:“樸將軍真是博聞廣記。我只知道北平,還有盧龍,書上寫的大唐盧龍節度使、就在現今的盧龍縣罷?”
樸景武忙拜道:“翁主明見,正是此地。”
“好多有名的地方呢。”翁主道。
她沉吟了一會兒,又小聲說道:“樸將軍一直對我保護有加,誠心實意。而今我卻只能奉父命,不遠數千裡去大明朝皇宮,你會恨我麼?”
“末將絕不會恨翁主!”樸景武立刻說道,他的表情很焦急、彷彿想馬上把心掏出來表達自己的忠心。
“唉……”翁主幽幽嘆了一口氣。
樸景武忙勸道:“末將該死,本不願惹翁主傷懷的。翁主有苦衷,心中有更長遠的抱負;末將不敢有奢望,只願遵從翁主的心意。我國有多少人願意守衛在側,只有末將得償所願、不敢多求。”
賢惠翁主無從多言,也說不出自己的苦衷。
她實在是擔心當今的大明皇帝朱高煦的為人。聽說朱高煦的父親朱棣、是類似於當今朝|鮮國王李芳遠那樣的人,起兵奪佔了皇位;朱高煦更是比他父親更兇狠,曾多次隨父北征野蠻人,接著幫助朱棣打下江山,又起兵攻滅了其長兄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