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許久,在千步廊上的茹先到了乾清宮斜廊。朱高煦叫他進來說話。
茹是個文人,卻長得很魁梧,臉很大、臉上的毛孔很粗,大概有五十來歲了。茹近前行大禮時,顯得很緊張。
朱高煦這才想起,這兩天不止一個人彈劾他:在‘伐罪之役’中,茹經常為偽帝出謀劃策,堪為心腹云云。具體的內容朱高煦沒細看,反正知道茹在洪熙偽朝十分賣力。
“平身,賜座。”朱高煦淡然說道。
茹忙道:“臣謝聖上恩。”
朱高煦道:“茹部堂這麼站著,我說話還要仰起頭,脖子累得慌。”
茹:“……”
朱高煦等他在一條凳子上坐下來,他也沒多少廢話,徑直說道:“彈劾茹部堂的奏章,朕也沒怎麼看,已經丟在宮裡當廢紙了,你別管那些事了。”
茹的臉色頓時有點泛紅了。
朱高煦繼續說道:“記得朕做藩王、還沒去雲南就藩的時候,朕去茹部堂府上,是談過話的,你應該記得那件事。朕覺得茹部堂的眼界很寬,你對當時勢力已日漸滲|透至西域的帖木兒論述,頗有見識。”
茹握拳道:“聖上讚譽,臣不敢當。”
朱高煦問道:“朕今日找你談話,想問問,茹部堂對朝|鮮國之事可熟悉?”
茹謙虛地說道:“臣略有涉獵。”
朱高煦聽罷,便又問:“懷安大君是怎麼回事?”
茹沉吟了一會兒,恍然作揖道:“朝|鮮國李氏開國君主乃李成桂;懷安大君是李成桂的第四子、名叫李芳幹。”
朱高煦就是好奇樸氏的政|治目的究竟是甚麼;同時也想了解此時朝|鮮國的情況,這才想到問問茹。
茹道:“李芳幹原來的爵位是懷安公。洪武三十三年,當今朝|鮮國國王李芳遠、李成桂第五子,發動了朝|鮮國第二次政|變之後,做了朝|鮮國國王;並削去了李芳乾的爵位、改封懷安大君,並流放李芳幹於濟州島養馬。”
朱高煦聽到這裡,恍然便大致猜到了樸氏的政治意圖。
樸氏家族與李芳幹一脈,應該是政治同|盟,屬於權力鬥爭中失敗的一方。樸氏家族的女子來到大明朝,是在他們那個政治集|團一敗塗地、毫無翻身機會、隨時可能被連根拔除的情況下,想尋求外援的一種策略!
這些套路,連大明朝太宗皇帝也幹過。最近那兩個滑稽裝作韃靼人的兀良哈部落,不就是“靖難之役”時期燕王府的外援?
朱高煦開口道:“李芳遠發動過兩次政|變?這真是個能人啊。”
茹點頭道:“聖上所言極是。實際上李氏第一次發動政|變、取代前高麗國王氏之時,李芳遠的功勞也是最大的;至今為止,他已經謀|劃過三次成功的政|變,可謂手段老練。”
朱高煦問道:“李芳遠對我大明朝的態度如何?茹部堂有何見解,但說無妨。”
茹道:“臣以為,高句麗、高|麗、朝|鮮歷代最想要的地方,是遼東地區;高麗國王氏丟失王位之前,仍在調兵武力強|佔遼東地盤。
到了李氏掌權之後,李氏為了鞏固王權,遣使向大明稱臣納貢,禮數甚恭。李氏不是不想遼東,而是不能;李氏比前代王氏,更加明智了,他們認識到大明朝的強大,而今無機會奪佔遼東,已然調整了向大明示好的國策。
永樂初,太宗皇帝繼位之後,大明與朝|鮮的君臣關係更好了;乃因李芳遠隨使朝貢大明時,曾在北平燕王府私見過太宗皇帝。而今兩國君臣相待,正在全面修好。”
朱高煦用欣賞的目光看了一眼茹,點頭道:“朕大致明白了。”
……茹告退之後,新任錦衣衛指揮使張盛覲見。朱高煦把薛巖的密卷、全都交給了張盛,叮囑他好生保密保管;並命張盛細看了密卷之後,等高賢寧進京做了大理寺卿、便將密卷交給高賢寧,協助高賢寧密查先帝駕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