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過去,刑科給事中耿通家的奴僕,在家門口發現了一封紅紙包著的精美信封。那顏色鮮豔的東西,一眼就被人發現了。
奴僕開啟紙包,見裡面的信封上寫著:事關大體,恭請耿科官親啟。奴僕見狀不敢留在手裡,急忙到內宅洞門外,說有要事求見主人。
剛剛起床還穿著褻衣的耿通,披了一件棉布上衫便召見了自家奴僕。耿通接過沒開封的信,前後翻看檢查了一番,便撕開了封口,抽出裡面的信來看。
這是一封告密信。告的是武定侯郭英的兒子郭銘,今上的皇妃郭嫣的父親、漢王的岳父。
信上寫著,郭銘對自家的處境十分不滿,滿腹牢騷。
郭銘數次與人談論,太宗皇帝一向不喜今上,覺得今上太胖有失皇室體面,且一事無成;太宗起初便想封漢王為皇太子,後來因喜愛皇孫朱瞻基,以為“類己”,才勉為其難封了今上;太宗的皇位是想傳給孫子,並不是兒子。
若非因朱瞻基,如今皇位就是漢王的,郭家何至於如此困窘……
信裡寫的有板有眼,在什麼地方、郭銘甚麼神態口氣都描述得一清二楚,彷彿告密者親眼所睹。只是隱去了交談者的姓名,或是不願牽連別人。
耿通看完立刻收了起來,在房間裡踱來踱去,神情十分嚴峻。他馬上便叮囑奴僕道:“收到這封密信的事,不要外傳!叫那些看到了的人,都閉嘴!”
奴僕急忙憂心地拜道:“小的遵命。”
不過耿通不信任那些目不識丁的粗人,打了招呼也不一定管用。何況告|密者一次不成,他還可以告訴別人。
耿通覺得這事兒若是處置不當,連自己也要被牽連!
密告信妄談皇帝家事、已是非常嚴重,牽涉的郭銘也是皇親國戚。一旦這封密信上交,皇帝必定震怒、怒氣向誰發不好說;不過郭家以及漢王府一定是要仇視耿通的。可紙包不住火,不交又不行!
耿通拿著這燙手山芋,一直在出神地想事情。他怎麼吃早膳、穿上官服,怎麼去皇城的,回頭也記不太清楚細節了,簡直如同丟了魂兒一般。
他到了御門,終於回過神來,趕緊伸手扶正烏|紗帽,拉扯平整身上的青袍官服。大明朝乃禮儀道德上邦,衣冠不整到廟堂上也是一種罪。
“今日皇爺不來御門聽政。”宦官提醒道。
耿通這才想起日子不對,他今日著實有點魂不守舍。
他把手伸進衣袋裡面,抬頭看了一眼雄偉的奉天門重簷頂,目光收回,又看著旁邊站著的宦官海濤。海濤出身燕王世子府,是今上的心腹宦官。
“對了……”耿通從衣袋裡拿出了紅紙包的告密信,說道,“有一件重要的東西,煩海公公拿進宮,呈送給聖上。這是……今早上我的家奴在門口撿到的東西。”
海濤雙手伸過來,說道:“咱家馬上送去東暖閣。”
耿通問道:“聖上已至東暖閣?”
“是哩!而今朝廷諸事紛紛擾擾,皇爺每天睡得晚起得早,人都瘦了!”海濤接過東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