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球體斯菲亞!
“來歷未知,通常為三米到五米的橢圓形,表面有著網狀的類似鱗片的銀白色紋路,大小不一的網格間是熾白色的發光體,在大氣層和宇宙中都具有高速的飛行能力,目前觀測到的最高速度為8馬赫左右,但注意”
千葉誠站在偌大的會議室最前方,面色嚴肅的對著臺下一群頭髮花白的達官顯貴進行著‘科普’,道:“這並非斯菲亞球體的最高速度,而且斯菲亞球體還能用某種方式,進行跨越空間的移動。”
隨著千葉誠的講述,後方的螢幕上的圖片也隨之轉換成斯菲亞球體被深空衛星發現時的反饋訊號。
根據戰後的分析,斯菲亞球體是突然出現在深空衛星的探測範圍裡的,並且還不是邊緣,而是中間位置。
要麼斯菲亞球體具有‘隱形’功能,能夠遮蔽偵測訊號,因而才會在衝到這麼近的時候被發現;要麼就是類似‘空間跳躍’,因而才會突然出現。
而現在,千葉誠一槌定音,斯菲亞球體就是具有‘空間跳躍’的能力,才能如此突然的出現在火星軌道的附近。
這並非憑空揣測,而是有著事實依據的。
斯菲亞球體的母體——黑暗行星古蘭斯菲亞,可是隱藏在由時空能量組成的漩渦中心裡,而漩渦中心更是具有如黑洞一般的超強引力,足以在幾秒內就把行星級別的星球給吸進去。
在原著中,戴拿打爆黑暗行星古蘭斯菲亞後,導致時空能量失控而引發的引力坍塌,可是直接把戴拿送到了其他的時空。
雖然說這其中有本就會些時空技的戴拿天賦異稟,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在狂暴的時空漩渦浸泡下,領悟了時空之力,不僅轉危為安,還因禍得福,獲得了穿梭於平行宇宙的能力。
黑暗行星古蘭斯菲亞在空間方面如此強悍,從它身上分裂出來的子體——斯菲亞球體,繼承些空間能力,又豈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呢,反而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下來會打洞一樣的理所當然。
“不過這種‘跨空間’的移動並非是萬能的,請看PPT。”千葉誠話題一轉,螢幕上的PPT也隨之轉換成一張簡單的圖片,上面畫的是一條條的曲線,有的相互交織,有的相互平行,並且顏色還有好幾種,看起來錯綜複雜的,根本識別不出這是什麼東西。
“引力能夠造成空間扭曲,就像在漩渦裡游泳,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力氣,還很大可能會被漩渦給吸進去,因而空間躍遷必須選在相對平穩的地帶,也就是行星之間的引力平衡地帶。”
隨著千葉誠的話語,PPT的圖片隨之縮小,讓不同的線條延長,最終出現了線條的源頭:一顆顆的行星、衛星甚至還有一條最長的紅線被標註來自太陽,其中幾條線交叉的點,被標註為‘斯菲亞最初出現地點’。
圖片雖粗糙,但配合千葉誠的講述,讓人一下子就明白所要表達的意思,更明白了不是非常嚴謹的‘引力平衡’是什麼東西。
“這樣的地點,太陽系內有多少呢?”
深見總監首先問起了他最關心的問題,那就是如何預防今天的事情在其他的地方重演。
既然斯菲亞球體的空間跳躍並非是想去哪就去哪,而是隻能出現在符合條件的地方,那隻需要在這些地點部署武器系統,至少也要放幾顆衛星,從而第一時間掌握斯菲亞球體的動向。
只有知道斯菲亞球體啥時候出現了,又在哪出現了,才能及時的做出應對,而不是像今天這樣,斯菲亞球體都要打到家門口了,TPC才發現它們的存在,匆忙之下,又如何來得及呢?
“咳!咳!”
透過遠端會議系統進行通話的科研部主管宮澤參謀,似乎喝水被嗆到了,不由得咳了幾聲,然後才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語氣裡略帶些無奈的說道:“我會組織相關的技術人員,儘快的探查清楚。”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啥時候完成,就是個未知數了。
畢竟引力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的,想要搞清楚哪些地方的引力相對平衡,靠的就是依託資料進行的大計算。
想結果越精準,需要的資料就越多;而想要更多的資料,就要有數量和種類都足夠多的探測器。
太陽系有多大呢?
按照傳統意義上的太陽系,冥王星到太陽的距離,近日點有四十四億千米,遠日點有七十四億千米,這還只是黃道面,要是考慮上下呢,變成體積的話,就更加龐大了。
這該部署多少的探測器啊?
投入的成本又該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