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兩個路口,右拐後就能看到了。”湊活海當即指路。
如此賣力的推銷,讓千葉誠感覺,他是不是怕這個劇場因為沒人而倒閉,導致翔不再來買他們的包子,因而失去一個大客戶呢?
“我很有興趣。”
千葉誠是相當的有興致,雖然要拯救世界,但也不耽誤‘看樂子’。
他是非常想知道,一向高冷示人的翔,搖滾時是什麼樣子。
對了,還有禮堂光。
會不會也和翔一樣,搞起了音樂呢?
—·—·—·—·—·—·—·—
並沒有等待多久,才把包子和點心吃完,暮色就已降臨。
不得不說,味道還真挺不錯的。
看來優秀的人在哪都會是優秀的,哪怕是轉型賣包子,也能賣成備受歡迎的招牌。
將紙袋丟進路旁的垃圾桶,然後向右轉彎,抬眼就看到了霓虹燈閃爍的‘劇場’。
之所以,馬上就認出來,是因為上面斗大的三個字母:UPG!
還真的是一致呢。
曾經的防衛隊,成為了劇場的名字。
但說是劇場,其實是由倉庫改造的,紅磚牆都裸露在外,很顯然,作為小鎮的搖滾明星,收入水平和小鎮的富裕程度掛鉤。
而一路走來,看到的道路、基礎設施等,雖然稱不上破舊,但也和豪華完全不沾邊,只能說是一般般,由此可見,這個小鎮也只是個普通的小鎮。
飽暖才會思那啥,作為普通的小鎮,估計也沒多少人會有精力和時間去搞藝術吧。
而文藝青年少了,那搖滾自然也吸引不了多少人。
這都快到紅磚牆上寫著的演出時間了,可往劇場這邊來的人卻寥寥無幾,而且千葉誠看還沒人收門票,進去就坐下,然後開始閒聊,完全把這裡當做休閒交際的地方,至於娛樂反倒排在後面了。
而走進去後,看到的也是倉庫,和真正的劇場相比,估計只有名字是一樣的了,其他完全不沾邊。
這班子,可太草臺了。
雖然演出還沒開始,但從這佈置就能夠了解個大概了。
這就像一個二十多歲、每天坐在電腦前碼字的年輕人,多半會將自己想象成一名作家,覺得這就是工作了。
翔的話,大概也是這樣子。
把自己打扮的花花綠綠,再穿上非主流的衣服,背個吉他,就覺得自己是個音樂人了。
剛想到這,鐺鐺鐺的一陣急速的吉他音從一個很有年頭的音箱裡傳來,音質的糟糕,讓這本就不怎麼樣的音樂,顯得更加的噪雜。
雖稱不上刺耳,但.也有點一言難盡。
和瑪雅在一起久了,對欣賞水平和音樂素養也提升了很多,雖稱不上音樂人,但也算是個評論家了。
所以一聽這吉他的開頭,就大概知道整體水平了。
隨著吉他音,接著就是鍵盤樂,然後是鼓缽,在這一連串的音樂聲中,一盞大車燈開啟來,照在舞臺上,顯現出三個人來,一個是下午見過的翔,正陶醉的彈著吉他,另外兩個卻是女孩,一個在使勁的敲鑼打鼓,而另一個則在旁邊充當鍵盤手,這兩人的打扮同樣的非常葬愛,一看就是一夥的。
而這兩個人.
只能說不愧是UPG,還真把人湊齊了,這兩人一個是杉田亞里沙,一個是咲彌,七人的隊伍在這湊齊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