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到一個新的平臺後,國邦就不可能再維持零五、零六年那樣的擴張速度,但即便是如此,沈興邦還是能從國邦拿到逾四千萬的分紅。
在餐桌上,陳立還是談到星微電子的專案,他也是希望大舅、二舅、小姨他們,將從地產以及證券市場所獲得的紅利能注入到真正的實體投資上來。
陳立想做什麼事情,沈建紅肯定是第一個支援的,說道:“融三個億,那我認三千萬唄!”
“大舅、二舅,你們每個人也拿一千萬出來?”陳立看向大舅沈興邦、二舅沈定國問道。
沈興邦有些遲疑的問道:“星微電子總共融資也就三億,總估值卻要十個億,而且我跟你二舅各拿一千萬出來,也就只能佔二個點的股份,你缺我們這點錢?”
“錢啊,缺肯定還是很缺的,要是大舅你們覺得星微電子這個專案沒有前途、沒有什麼價值,那就算了。”陳立攤手說道。
“那我也跟著投一千萬,多了也沒有了,”沈興邦猶猶豫豫的說道,又看向老二沈定國說道,“老二你也拿一千萬投這個專案吧!”
沈興邦現在內心有一個很大的遺憾,就是後悔他們從頭到尾都沒能參與到新潮銳的投資中去,看到何婉、周斌這些人,去年、今年僅減持新潮銳的股票,都是五億、八億的減持,他們就覺得,他們要是一開始就跟著陳立這個外甥,這時候也應該是錢萬里、胡國銘一級的人物,絕不至於在青泉他們的名頭都沒有周大海那個老地痞響亮。
因此,沈興邦這時候心裡再不看好星微電子,但只要是陳立所主導的專案,他都覺得不該輕易錯過。
在大商資本所管理的諸多基金產品裡,陳立手裡多餘的資金,主要是支援中大觀瀾創業投資基金及產業發展基金的發展,特別是將大量的資金拿去扶持新創專案。
沈興邦、沈定國這兩年也跟著在中大觀瀾創業投資基金裡投入近一億的資金,這相對他們的身家而言,可以說是下了重注,但他們沒想到這兩年來完全看不到有高回報的跡象,多少有些喪氣。
不過,不管再喪氣,不管再猶豫,沈興邦、沈定國也還是決定跟投星微電子。陳立專程為星微電子這麼小的專案跑回來,他們總覺得這個專案不一般。
“這個專案,我們也能參與投資嗎?”陳誠感興趣的問道。
張小天這時候正爭取在春節之前,能讓他們財務投資管理公司的淨利潤衝上兩個億,陳誠雖然在公司才佔10的股份,但理論上也能有兩千萬的分紅。因此他聽到陳立他們談對星微電子的投資也就兩三千萬的樣子,心裡也就完全不犯忤,這時候也不覺得他跟陳立以及沈建紅他們所玩的遊戲真有什麼差距。
陳標這時候也是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怡然自得,打量著老大家宅子裡的陳設,沒有以往覺得那麼耀眼了,也覺得稀疏平常得很,想著等明年他那邊也爭取換一套獨棟別墅,好好的裝修一下。
“行啊,你將郵箱發簡訊發到我手機上,我等會兒讓人傳一份資料,你拿回去看,”陳立倒是很真誠的說道,“要是張小天那邊不樂意,我倒建議你個人投一部分進來。”
陳立還是想勸陳誠學會止盈,就算證券市場未來還有大量的機會,但這時候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盈利分散投到其他專案上。
而陳立這次回來,也準備多住幾天,讓周大海、周斌安排,見一見西隆集團的孔文正等人。
陳立知道孔文正他們除了大商資本有投資外,在青泉的樓市、礦權交易以及國內的證券市場都還有大量的投資,甚至個人名下都還有放貸財務公司,但無論青泉的樓市、礦權交易,還是國內的證券市場,在炙手可熱的繁榮下孕育著不少危機,而且問題已經頗為尖銳了,陳立想找孔文正他們好好的談一談,希望他們能將部分資金,從過熱的樓市、礦權交易以及股市轉移出來,轉移到青泉當前最緊缺也是過去最受漠視的產業投資中來。
這些工作,雖然周大海、鄭文遠他們都這些年都在做,大商資本的產業投資發展基金也發展五十多億的估值,但在陳立看來,這還遠遠不夠。
除了中原省內有一批優質的製造企業以及大商資本以往投資的諸多企業,需要股權融資外,這幾年中大觀瀾創業投資基金所培養的那麼多創業團隊,也有二三十家做到業績過億的規模,運營也相當的穩定,後續發展,就需要從產業投資層面,給予更多的股權融資支援。
鄭文遠、高燦那邊粗粗估算了一下,未來一年,大商資本需要新注入六十到一百億的資金。
雖然陳立個人名下有巨量的剩餘資金可以投進來,目前這些資金也只是暫時拆借給上市公司使用一年半截,但陳立更希望能從青泉的煤炭圈子裡,引流更多的資金進入產業投資領域,令青泉的煤炭資本在層次以及格調上,能站得更高,未來也能有源源不斷發展的動力跟潛力,成為真正能影響到青泉之外的一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