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光是想想,以後這小女主一個人撿垃圾、收拾垃圾、種田收菜、清理變異物種殘骸、收集能量晶石……這些繁瑣的步驟都由她一個人來完成,都替她感到頭大。
所以,方明覺得很有必要新增人員來協助夏小池。
現在的方舟庇護所不缺食物,在生存資源上,唯一缺的就是這100平米的空間。
他們家容納不了幾個人。
剛好,那一對母女,就是最好的人選。
“好呀,”
夏小池對方面的一切決定都表示支援,“那我現在去給她們劃分臥室空間,還有床也準備一張!”
夏小池向來都是行動派,下定決心之後,她便行動了起來。
方明連忙用語音操控她,讓她現在什麼都別做,首要任務是先把庇護所裡的垃圾都分解了。
現在方舟庇護所裡的垃圾,都是夏小池從外面撿回來的精品垃圾,裡面的回收利用性很高。
方明從夏小池撿回來的垃圾裡分解出了,鐵、碳、矽、錳、硫、磷。
最後將這些東西做成了鐵碳合金,也就是現代常說的‘鋼’。
利用‘鋼’製作出一些精細的東西,方明現在還做不到,但簡單做幾面牆還是可以的。
這臺小型模組生產車間操作起來看似不簡單,實則確實很難。
方明只搞明白了3D建圖的功能。
不管是什麼材質,只要能把模型圖在螢幕裡建出來,小型模組生產車間就能根據圖紙內容將其製造成型。
方明之前的9mm彈殼就是這樣來的,彈殼的資料全來自網上搜尋。
用了兩小時時間。
一片片塑造成型的‘鋼’出爐了。
從小型模組生產車間裡製造出來的‘鋼’,顏色看上去和方舟庇護所的牆體大差不差。
方明將它們扣在一起,然後將其拖拽出去。
利用這些‘鋼牆’,他把方舟庇護所的空間隔出了好幾個區域。
100平方的屋子,分出三個房間綽綽有餘。
方明把自己的那個五平米小區域和夏小池的房間並排在了一起,這是夏小池自己要求的。
倉庫劃分在了右側,新居民的活動區域則是劃分在了左側。
有了‘分解與製造’這個功能,方明發現自己對方舟庇護所的可操控性大了不少。
如果什麼時候能把電池、電力系統之類的造出來就好了。
這樣庇護所裡就能通電,夏小池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