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江面白霧越近,小旱魃哭聲,如金剛怒目的梵音怒吼聲越大,其中還夾雜其他人的咆哮聲,但這些人的聲音最後都被一個奪人心神的冰冷嘶吼吞噬。
洞天福地裡,佛光,屍光,死氣爆發。
慧真法師修為最高強,他法相御物,御使佛祖神像衝殺在最前,與一個擎天巨大魔影搏殺。
佛祖神像與一位揹著拖著顆熄滅太陽的道人,是第一梯隊強者。
那輪太陽的陽火熄滅,成了個毫無光澤的死氣沉沉太陽石盤,而在太陽石盤中還鑲嵌著一輪弧月。
白日觀想。
元神具現。
日月同修,這是道門裡有名的元神觀想法《永恆不滅本源陰陽觀》,跟佛祖神像衝殺在最前頭的道人,正是那位玉京金闕來的高手道士。
曾經有個地行夜叉元神說這位道人是日月同修,陰陽同參。悟月陰跨入第二境界,練出元神夜遊。參悟火精,跨入第三境界,日遊逍遙,御法天地,成為玉京金闕最年輕的第三境界高手。
後來因為身負重傷,太陽元神熄滅,只剩月陰元神,修為退步到第二境界,從此隱匿不再出世。
在第一梯隊強者後,是第二梯隊高手的徐安平、千石和尚、義先生、帶著小旱魃的宗仁、白龍寺住持、空明和尚、弘照和尚…白龍寺高手齊下山。
第三梯隊則是府城裡的其他法僧、道士,人數寥寥,死得不足三人,人人重傷。
這些人身上有神光搖曳,抵擋來自頭頂的傾盆大雨,那些神性寶物是徐安平和千石和尚帶出洞天福地的。
但這麼多人聯手,都無法對抗黑風裡的偉岸、宏大巨影,只有衝殺在最前方的佛光普照的佛祖神像和陰陽太極道光的玉京金闕高手,才能擋住黑風裡的巨影目光。
其他人跟在佛光與陰陽道光身後,才能不被拉入深淵,元神墜落。
而在天地巨影的頭頂,有一團玉光,定住陰墳小世界入口的通道,不讓道場陰墳入口關閉。
那團玉光裡是剩餘的羅庚玉盤碎片。
當初不止是老道士身上的羅庚玉盤被拉扯回去,其他人身上的碎玉片也被一同被拉扯回去,但只有老道士身上的羅庚玉盤最完整,數量最多,所以吸扯力也更大,才會連老道士也一起拉扯回去,反而其他人相安無事。
黑風裡,佛光爆發,陰陽道光爆發,其他人跟在道佛之後,一起封魔,但是黑影太過巨大了,人力在黑風裡的百丈黑影面前,如蜉蝣撼天。
最後,一眾高手在岸邊廢墟遺址盤腿坐下,釋迦佛門唸誦法經,道門弟子唸誦神咒,乾坤借法,集所有人修為於佛祖神像、玉京金闕高手身上,暫時提升二人修為,讓道、佛兩大高手對抗巨大黑影。
但這些還不夠。
還遠遠不夠。
他們還是無法阻擋大勢,有越來越多黑風離通道入口這邊越來越近。
天上,有一口白棺定住黑風,白棺開啟一角,有芬芳入骨,沁人心脾的香氣散出,用以對抗屍臭黑風。
接著,空氣震顫,空氣裡有陣紋如漣漪盪漾,就好像是在撕裂開什麼禁忌,封禁,一隻完美無瑕如仙葩的女子纖手從白棺裡伸出。
這白棺裡的女子兇屍,似乎比在昌縣時還更厲害了,隨著吃人舊身被斬,不再是斷天絕地四象局的活人樁鎮物後,似乎修行進步速度或是實力恢復速度比晉安還要神速,單單憑一隻仙葩柔荑,就讓人心神悸動,天生異象。
一聲女子輕嘆。
似冷冷清清。
似悽悽慘慘慼戚。
似難將息。
似在傾訴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
似在感慨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所有話中齒齧(niè)最後都化作一聲女子輕嘆,屍臭遮天的黑風裡,那些組成人面屍蛟的石俑人裡,有一縷縷陰氣怨魂被抽離,成千上萬陰氣怨魂被痛苦剝離出石俑人,這個場景,就像是陰兵借道景象,成千上萬陰氣怨魂被拉扯入白棺內。
忽然。
一直直視前方前進,不曾低頭看一眼腳下螻蟻,打算破籠而出離開道場陰墳的巨大黑影,第一次頓住身影,祂緩慢抬動頭顱,凝視頭頂白棺。
黑風裡彷彿有一個深淵,正向外界溢位可怕恐怖氣息,那個氣息冰冷,無情,在幽遠中又無匹的擎天巨大,讓人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