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鑫本就有點妒忌英才,看見劉浩冰如此年輕,和自己的年齡相差不大,竟然主政一方,說什麼心裡也不舒服。
“劉鄉長,你累不累?”馮鑫的問話讓劉浩冰不知所答。
“你什麼意思?”
“梁縣長工作了一天,剛去休息,你就打擾,多大的事情你就等不到明天嗎?”劉浩冰這才瞭解馮鑫問自己累不累是什麼意思。
“馮秘書,我也沒有辦法,我劉浩冰這一段時間,也是夜以繼日的操勞,今天找梁縣長有大事,如果我能解決,或者能捱到明天,我腦子有病啊,半夜坐著 拖拉機來到縣政府。”劉浩冰也有點怒了。
“你是什麼意思,難道這還怪梁縣長不成。”馮鑫繼續不依不饒,按理說,劉浩冰做為一個鄉的鄉長,不應該得罪梁宏達的秘書,但是馮鑫咄咄逼人,劉浩冰忍無可忍,道:“馮秘書,我再給你說一遍,我找梁縣長,這你可能也管不了吧,再說,您即使想管,也沒有那麼大的權力!”
劉浩冰說完領著劉洪剛,鄭剛等人離開。
何東年看著劉浩冰和縣長秘書馮鑫在吵架,心裡暗暗佩服,人們都說這個劉浩冰不懼權勢,今天看來果然不假,一個縣長的秘書,說到底,那是縣長的形象,縣長的替身,有時候,他的權利比縣長還大,只要稍微有點政治常識說的人都不會去得罪他。可是,這個傻帽劉浩冰不但敢得罪,而且敢直接叫板,不得不讓人佩服。
劉浩冰來到下面的公用電話亭,撥打了梁宏達的電話,電話打通後,簡單的將宋一海和何東年相互勾結,答應給溝石鄉供應的壹佰萬元化肥全是假的事情說了一遍。
梁宏達聽後非常的震怒,竟然會出現如此嚴重的事情,他馬上責成紀委、公安機關,質量監督機關嚴查此事,馬上就行動。
經過一整天的調查和何東年的交代,宋一海的陰謀被徹底揭露,壹佰萬元的化肥被追了回來,當溝石鄉的群眾和領導見到劉浩冰押著大批的化肥和農藥浩浩蕩蕩的進入溝石鄉後,他們都會心的笑了。
化肥事件就這樣結束,化肥事件 讓劉浩冰不但在溝石鄉群眾的印象裡還是在溝石鄉的幹部中間,都影響巨大,印象深刻。
緊接著劉浩冰召開了鄉村兩級會議,會議的第一個議題就是種植新品種玉米,當群眾知道種植新品種玉米,種子目前不要錢,等秋天收割後,才付錢,並且原先種植玉米,畝產才200公斤,種植新品種玉米,畝產可以高達800公斤,許多群眾都揚言,要在自己的地裡都種植玉米。
第一個議題開的很成功。
接下來是第二個議題,當各個村的幹部聽到劉浩冰要種植苜蓿,都暗暗的皺著眉頭,因為他們對玉米有所認識,但是對苜蓿這種植物沒有任何認識,許多村支書、主任道:“劉縣長,玉米種出來,賣不掉我們可以放著吃啊,但是苜蓿這種植物如果賣不掉,我們怎麼辦,難道用好好種植的苜蓿來燒炕不成?”
劉浩冰知道,溝石鄉的群眾生活還缺少前瞻性,畢竟他們沒有多少文化也沒有去過多少地方,所以目前對苜蓿比較質疑也在情理之中。
劉浩冰道:“各位支書主任和鄉上的領導幹部,關於種植苜蓿到底怎麼樣,我目前只有粗淺的認識,所以,關於苜蓿種植到底可靠不可靠,我們還要繼續論證繼續考察,我打算在玉米種上之後,我將帶著我們各村的支書、主任和鄉上的部分領導幹部,我們去一趟南雲的養殖場,親自看看人家的養殖規模,親自看看苜蓿的前景,我們就知道了,到時候你們也就有了決定。”
許多人聽到此話,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因為劉浩冰和以往苗玲年等幹部不一樣,劉浩冰讓群眾種植什麼,他至少要爭取群眾的意見,而苗玲年要幹什麼,他就直接下令,就說去年胡家村種植柴胡吧,他當時沒有爭取任何群眾的意見,只是下了一道命令,正是這道命令險些餓死胡家村的群眾。
這時候胡家村的支書胡天成站起來,摸了摸自己鬍子拉碴的臉,道:“劉鄉長,別的村支書,村主任怎麼樣,我不管,反正我相信你,如果您現在下令,我今年就種植苜蓿,可是,你剛才說,等玉米種植好了,我們再去考察,到時候遲不遲,就說不遲,群眾都在地裡種植了你說的東方一號玉米,哪裡還有土地種植苜蓿,我看這樣吧,要不我們在玉米還沒有種植之前,我們抽上那麼兩三天時間去趟南雲,看看人家的養殖場,看看苜蓿的市場前景怎麼樣?”
劉浩冰覺得很有道理,道:“那好,現在離種植玉米還有十來天的時間,我將鄉上的事情稍微安頓一下,我們就去南雲看看,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覺得很有道理,我們先去看看人家的養殖場,有利於我們種植苜蓿我們就種,我想過了,如果我們這裡真的能建成一個苜蓿生產基地,到時候,我們就建立一個大大的草業公司,向全國養殖戶銷售苜蓿和 飼料,到時候,我們不想富裕都很難。”
劉浩冰的話語讓各個村支書主任再次情緒高漲起來。
這時候胡家村支書胡天成道:“是啊劉鄉長,人家能用我們的苜蓿搞養殖,我們為什麼不能自己搞養殖,到時候,我們也在我們溝石鄉養羊,養牛,養兔子,養狐狸,等養好後,我們再往外銷售的就是活物了,而不是這些草料。”
劉浩冰肯定的點點頭道:“胡支書很有思想,所以,大家不要怕日子難,不要怕貧窮,不要怕別人看不起,只要我們能很好的工作,在工作中總結經驗,就肯定能徹底打敗貧窮。”
劉浩冰說完,整個會議室裡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第二天,劉浩冰安頓完溝石鄉的工作,將鄉政府的一些工作給姜振華安頓了一下,就僱了一輛大巴,拉著溝石鄉各個村的支書主任,村子裡的致富能人和鄉上一些領導幹部朝著南雲賀增輝的養殖場進發。
劉浩冰在去之前,就給賀增輝打過電話,賀增輝聽後非常的高興,他本來要去北京有個重要的事情,也不去了,專門來迎接溝石鄉來考察的領導幹部。
賀增輝經過多年搞養殖積累的經驗得出,搞養殖什麼都不怕,最怕的就是草料,養殖這些活物和別的東西不一樣,要是給這些東西沒有吃的,那對於養殖行業來說就是天大的事情,所以,草料應該在第一位,但是,往往草料最難解決,他原先有個草場,但是,這幾年國家為了保持綠色生態,限制動物放養,強制圈養,所以,自己這個草場用處變的不大,畢竟,草場裡的草都是矮草,要收割起來非常的困難,就這樣,他用這個草場也艱難的養著一萬隻羊,如果按照他的宏偉目標,他打算養羊達到十萬只,牛達到一萬頭,成為全國最大的養殖戶,成為全國的養殖大王,可是,飼料限制了他。
賀增輝以前就想過,如果能和那個村子的群眾合作,讓群眾種植苜蓿等草料,將草料供給他的養殖場,到時候他也可以省出很多的力氣,直接將精力放在養殖場裡就行,可是,他一直無法下手。
就在前兩天劉浩冰來到賀增輝的養殖場,讓賀增輝見到了曙光,當時想,一個鄉的土地至少也有幾十萬畝乃至上百萬畝,如果這些土地全部種植成苜蓿,他這一宏達的目標就可以完成。
就在他考慮的時候,劉浩冰打來電話,說要帶領各個村子的支書、主任和鄉上的領導幹部來考察。
賀增輝當時就表態,這次溝石鄉來的所有人的吃住他都包了。
劉浩冰帶著溝石鄉這一批改革的先驅來到賀增輝的養殖場,仔細的參觀,參觀後,還去了別的養殖場,在這期間,各個養殖場的場長提供給溝石鄉這些村主任、支書和領導一個新的線索就是苜蓿市場前景很大。
參觀完畢後,賀增輝領著這些土包子在省城南雲好好的玩了一天,讓這些土包子 更加的高興,許多支書主任當場表態,回去馬上就將準備種植玉米的土地改為種植苜蓿。
劉浩冰在他們玩的這一天,他去找了郝紅梅老師,讓郝老師給他聯絡了東方一號玉米種子,讓廠家準備,他回去後,就調查,調查好後,就準備派人去拉玉米種子,郝紅梅當場表示同意。
辦完這件事後,他就去找他親愛的王梅,晚上和王梅在一起雲雨了一番,劉浩冰從來沒有感覺如此幸福過。
當劉浩冰告訴王梅,關於她的工作,自己已經去找過樑宏達縣長,梁縣長說 ,像王梅這樣的人才,想去那個單位都行,整個安平縣的 單位任她挑。
王梅聽後幸福的將頭枕在劉浩冰的胸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