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看著人山人海的立山鎮群眾,感動了,真的感動了,她現在好想忽然明白劉浩冰當時的做法是正確的,畢竟,傷害了一個人而讓這麼多人得到幸福,那是值得的,王梅的眼睛有了淚水。
接下來王梅一邊採訪一邊拍照片,還在筆記本上記著,王梅忙了將近三個小時,終於採訪完畢。
在王梅採訪的這一段時間,梁宏達也和許多的群眾進行交流,交流的結果是他對劉浩冰打心眼裡敬重,這個小子在群眾的心裡堪比我們的焦裕祿和孔繁森啊。
王梅採訪完畢,梁宏達和王梅等人隨便在一個小麵館吃了一碗山西刀削麵,王梅知道劉浩冰最愛吃這種面,吃過麵,王梅連夜趕回省裡,又連夜將稿子趕出來,第二天一片名為‘鐵人劉浩冰鎮長捨己利為群眾,良善立山鎮群眾建生祠報君恩’,的報道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中。
報道配了許多照片,上面詳詳細細的寫著劉浩冰捨己為立山鎮群眾的例子、立山鎮群眾說劉浩冰好的話語,再將立山鎮群眾為劉浩冰建生祠著重渲染,經過王梅的手筆,再經過南雲日報的運作,第二天,整個南雲省大街小巷都傳說一個名叫劉浩冰的年輕鎮長。
報紙上既然登出來,網路上更不在話下,關於劉浩冰的貼子接二連三的在各個網站轉載,霎時間,劉浩冰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在南雲省省委書記廣文亮的辦公室裡,文廣亮上班後,照例拿著南雲省幾個銷量好的報紙,坐在辦公桌前閱讀,忽然,關於劉浩冰的這篇文章出現在他的面前,他讀後,暗自吃驚,南雲省竟然有這樣的好乾部,這樣的好乾部竟然出現在鄉鎮,群眾竟然將他比作焦裕祿和孔繁森,這是什麼樣的幹部,最後讓秘書去打聽,知道此人竟然是柳東市安平縣立山鎮的一個小副鎮長,他馬上給柳東是市委書記屈勝人打電話。
屈勝人電話接通後,他直接問道:“屈書記,你們柳東市是不是有一個叫劉浩冰的同志?”
這時候的屈勝人也正拿著這篇文章在看,省委書記文廣亮一說劉浩冰,他趕緊道:“文書記,劉浩冰同志我以前給你說過,他是我們安平縣立山鎮的副鎮長,此人作風硬朗,始終以群眾利益為目的,是難道的好官,現在在群眾心目中的地位也很高。”
文廣亮聽後道:“屈勝人同志,劉浩冰同志在群眾心目中的地位不是一般高,而是很高,報紙上不是說,群眾已經將他比作焦裕祿和孔繁森,你也知道,焦裕祿同志和孔繁森同志,那可是我黨幹部中的楷模啊,竟然比作這兩個人,那除非在群眾的心目中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屈勝人點頭道:“是啊,劉浩冰同志是個好同志。”
文廣亮繼續道:“這樣吧,屈勝人同志,你找個時間,帶著劉浩冰同志來一趟省委,我要和這位同志好好的談談,他是如何深入民心的,你也知道,我們國家現在的幹部不少,但是能和群眾打成一片的幹部少之又少。”
屈勝人趕緊道:“是啊,文書記,這樣的幹部現在太少,既然發現就是個寶貝。”
文廣亮點頭道:“是個寶貝,他將群眾路線領悟的很徹底,群眾是黨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群眾路線、群眾觀點、群眾觀念。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我們做好黨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群眾的支援。”
屈勝人再次點頭稱是。
文廣亮接著道:“這位同志今年大致多少歲?”
“文書記,大致二十五六歲。”屈勝人趕緊道。
“這麼年輕啊,那更是個寶貝,你帶他來,我好好的和他探討探討,立山鎮的群眾為什麼要給他立‘生詞’,他為什麼會和立山鎮的群眾打成一片,要讓他將他的經驗告訴我,然後,我讓全省的市委書記先向他學習,學習好後,然後,讓他們將這個經驗傳給他們下面的縣委書記和鄉鎮黨委書記。”
屈勝人再次連連稱是。
梁宏達早上什麼也沒有幹,就等著劉浩冰的訊息,這個時候,他開啟桌子上的電腦,劉浩冰建‘生祠’,劉浩冰是目前幹部中的焦裕祿孔繁森等訊息鋪天蓋地而來,梁宏達大妙,看你田大鵬現在還說什麼。
梁宏達靠在沙發上,暗道:“田大鵬,你和我梁宏達鬥,你還嫩點,要和我鬥,你還真的動點腦子。”說完笑出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