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不可能。
李亦有太多的方法讓畢鴻飛吃不到這波流量,反正他已經讓公關部去挖畢鴻飛的黑料了。
不過李亦還是想和粉絲、網友好好地聊一下這件事。
為此,他今天決定提早下班,想了想,發了條微博:“今晚八點抖音直播,和大夥兒聊一下。”
然後又讓劉毅守去把所有人喊到會議室開會。
目前《流浪藍星》的籌備工作,已經有將近五百人參與進來,在靈光視覺工作的有大概一百八十多人。
這段時間不止李亦,大家都在沒日沒夜的加班加點工作。
還記得第一次開大會,李亦給大家打了一番雞血。
我們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先行者,也是中國電影工業化的先行者。
這意味著我們會有無數的挑戰和困難。
《流浪藍星》一旦開始,我們就沒有了回頭路,我們不會停止。
我不敢擔保這個專案能夠成功,但我敢擔保的是,如果成功了,你,我,我們,都會在這個行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已經不僅僅是一部電影,也不僅僅是一份工作,而是理想,而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里程碑!
當時李亦說的大概就是這些話。
前期參與工作的人員,都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也就是都不年輕了,他們自然不會因為李亦的雞湯就激動不已,甚至心情都沒多少起伏。
不過,隨著接觸下來,大家都能感受到,李亦不是單純在熬雞湯,也不是在畫餅,他是真的有這麼個理想。
因為李亦每天都在陪著大家一起加班,和美術聊細節,和科學院的顧問請教劇情的可行性,還親自檢查每一個道具。
給我上和一起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於是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單純地把這當成是一份工作,加班也不完全是看在加班費的份上。
團隊的氛圍多了一種拼搏的精神,大家為了夢想一起而努力的感覺。
後面新加入的人,也被這種氛圍所感染。
當然,李亦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不然他也不會天天待在靈光視覺。
前期的籌備工作自然是沒有李亦不行,但也不用他時時刻刻都待在公司。
同事們遇到難題或者把握不準的地方,完全可以先放到一邊,繼續做下一個工作,而李亦再讓人把每天的工作成果匯總起來,抽個時間出來處理就行。
這樣一來,工作效率其實並不會慢太多,李亦也會多出很多時間,不至於每天都需要到了深夜才回家。
不過呢,團隊必須要有一個為了夢想拼搏的氛圍。
因為李亦清楚,《流浪藍星》能不能成,並不是取決於他一個人,靠的是製作團隊所有人的齊心協力。
而現在的工作成果和進度,也證明了李亦用的方法沒錯。
不多時,會議室裡擠滿了人。
“開這個會呢,算是一次總結,給大家彙報一下工作成果,還有接下來的一些工作安排。”
“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之下,我們的進度很順利,完善的道具設計圖有八百五十六張,符合要求的道具完成了五百七十三件,廢圖、沒達到要求的道具,那可就海了去了。”
“大家的工作態度和付出我都看在眼裡,像劉導,頭髮都開始掉了,比剛開始的時候,髮際線上移了起碼一厘米,還有我們的美術老師花花,去醫院打著點滴還在跟我商討概念圖的細節,有了靈感,就想馬上拔了吊針立馬回來畫圖。”
“大家的工作熱忱,說實話,就沒有哪個資本家不愛的,我也不例外。”
“但這是一個持久戰,咱們為了理想也不能把身體給累垮了,所以明天給大家放個假,工資照發,今晚也不要加班了,加班費也照發。”
會議室內立馬都興奮了起來,大家雖然對《流浪藍星》充滿了熱情,有為了理想奮鬥的浪漫,但累也是真的累。
連續工作了大半個月,冷不丁聽到終於能休息一天了,很難不高興。
李亦也笑了笑:“看來大家都已經有點按耐不住了,那後面的工作安排在這裡就不多說了,到時候大家再看工作群吧。”
隨著李亦說完,一群人高呼起“亦哥兒萬歲”,一鬨而散。
李亦收拾了一下,再跟劉毅守等人交代幾句,也下樓開車回家。
今晚不用加班是臨時起意,明天放假倒是早就商量好的,從明天開始,後面每週都會有一天休息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