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值得高興,值得慶祝,僅此而已。
但是,金龍影帝就不一樣了。
可能是因為李亦綜藝咖的身份實在是做的太過於出色,並且他也沒挑戰過比較有深度的角色,更沒有拿過演技類的大獎。
即便李亦這兩年塑造了記憶尤深的袁華,俊美無雙、聰慧有情義的小范大人,也一直有人詬病他的演技。
《慶餘年》大火的時候,自然沒有這些聲音。
不過這兩個月,每當有人誇讚李亦的演技,就開始會有人出來反駁了。
覺得李亦只能說演的還行,勉強沒被老戲骨們壓住。
還有點沾了角色討喜的光,才看的順眼一點,才懶得去挑毛病。
當然,更多的人還是覺得李亦演的不錯的,屬於是中等偏上一丟丟,只不過沒有驚豔的地方。
如此情況,覺得李亦演技很好的人自然是不敢吹,現在一看李亦提名金龍影帝,立馬就按耐不住了!
有人吹,自然也有人不認同,甚至貶低。
“金龍獎是牛逼,但總歸也只是提名而已,真沒必要這麼興奮吧?”
“人越缺什麼就越在乎什麼,提個名而已,鬧麻了!”
“你們家哥哥這麼火,金龍獎的主辦方怎麼敢連個提名都不給?”
“就是就是,畢竟是央視認證的藝人啊,誰敢忽視啊!”
“娛樂圈太多臭魚爛蝦了,官方造個神出來,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
有的人不僅陰陽怪氣,甚至還質疑金龍獎的公正性,將李亦的提名視為只是因為官方看好。
網路就是如此,沒有人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歡。
之前李亦又是電視劇,又是春晚、元宵晚會的歌曲,又是航天公益形象代言人,網路上一片讚美。
有的人可能對李亦沒惡意,但厭煩這種鋪天蓋地的吹捧。
當時李亦的熱度太高不好說什麼,這會兒沉寂了幾個月拍戲,影響沒那麼大了,就是找茬的機會。
這算是一種不輕不重的迴旋鏢。
這次金龍獎值得討論的話題很多,比如馮宇航和葉書華也提名了金龍影帝。
尤其是,馮宇航和葉書華都是跟李亦發生過矛盾的人。
雖然馮宇航被網友調侃,已經成為了李亦的舔狗,但在獎項爭奪的話題中,仍然是不可避免地被帶起了節奏。
“葉書華人品雖然不怎樣,但演技確實一流,這次演的還是文藝片,拿到金龍影帝的機會是最大的!”
“葉書華這次演的沒什麼驚喜好吧,還是以前拿獎的味道,我覺得大炮更有希望,看過點映的人都說他演的很好!”
“呃,就沒人覺得李亦有希望嗎?聽說《功夫》將商業和藝術結合的很好,李亦明明演的是喜劇,卻將一些劇務給演哭了!”
“你是腦殘粉吧?如果不是,信這種編故事的訊息還不如信我是秦始皇!”
“李亦?我覺得他的演技肯定是有的,在演員裡面都能有一個不錯的評價,但實事求是,他離金龍影帝還有不小的距離。”
“我也是這麼覺得,亦哥兒很優秀,但我們作為粉絲也要理智一點,我相信他有拿影帝的潛力,不過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沉澱!”
“搞笑呢?還沉澱?都踏馬二十七八歲的人了吧?真正有演技的演員早就表現出靈性了,我在李亦身上從來沒有看到這種靈性,哦,在綜藝裡面還是有的。”
“我不否認李亦想爭取金龍影帝還需要努力,但電影還沒看,金龍獎也沒評,直接下定論的人是不是有點尬黑了?”
“我話放這了,李亦要是能拿到金龍影帝,我立馬吃屎,我吃三斤屎!你敢跟嗎?”
“……”
網上關於金龍獎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在了金龍影帝,話題也多是圍繞李亦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