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英雄、科學院的院士、長江三號甲系列火箭總設計師
至於會不會覺得自己資格不太夠,這種想法只在李亦的腦子裡一閃而過。
瞎想什麼呢?
這是組織的信任!
我必須得有信心、有勇氣、有覺悟,敢於接過擔子!
李亦眼神中充滿了堅毅,聲音十分堅定:“我願意,感謝組織的信任,我一定會做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更多的青少年瞭解和加入我們的航天事業!”
“好!我們的航天事業正是需要你這種有志青年的加入,希望你能為航天事業添磚加瓦,讓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航天隊伍,共同擁抱更廣闊的星辰大海!”航天局宣傳部長如是說道。
然後,他拍著李亦的肩膀,說道:“小亦啊,我聽別人說伱在科幻方面也很有想法,以後也可以拍一下這方面的電影嘛!”
呃?
您這是聽誰說的?
李亦很想問。
這是想給我任務,還是真聽過別人瞎說?
李亦回想起來了,是馮宇航給他吹的牛逼!
說什麼從《慶餘年》見識到了李亦的科幻腦洞,感覺李亦可以為大家帶來一部真正的科幻片.
當時馮宇航還捱罵了,說他不存好心。
畢竟國產科幻片一直都是爛片重災區,讓李亦去拍科幻片,那不就是趟雷區?
心中對馮宇航暗罵了幾句,李亦真誠地應付道:“領導,我會向著這方面努力的。”
“太好了。”
領導高興後,鄭重道:“等你寫好劇本,就拿給我看看,我們航天局全體上下都會為你大開方便之門!”
李亦:“.”
阿珍,你來真的啊?
怪就怪李亦應付的太真誠了,讓人看不出一絲作偽,也怪國內科幻題材的電影一片空白,領導顯然是當真了。
領導說不上對這件事有多上心,但恰逢其會,他還是一個科幻迷,所以就提了一嘴。
“一部優秀的科幻片,可以讓更多人自發地去了解我們的科技發展,探索宇宙的奧秘,也能啟發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創新力”
領導解釋了自己為什麼有這個想法,又道:“我知道科幻片不好拍,但我還是希望你們電影人可以去做更多的嘗試,這於國於民都是一件好事。”
李亦也不再想著應付過去,認真地說道:“以後有機會,我會嘗試一下的!”
其實在《夏洛特煩惱》大獲成功的時候,李亦就有過將中國科幻電影史里程碑存在的《流浪地球》搬運過來的想法。
只不過第一時間,他就自我否定了。
這種硬核的科幻電影,對於李亦這種科幻小白來說簡直太困難了,他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才能將這部電影拍出來,並且時間單位必定是要以年來計算。
這其中有太多太多的困難,光是想想就頭皮發麻,最後拍出來,成片質量還無法保證,也不知道能不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