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亦哥兒真牛逼啊,都能給春晚寫小品了!!!”
“那我真要守著時間觀看了啊!”
“我就說呢,朱廣志和陳小二怎麼突然上春晚演小品呢,原來是李亦的劇本啊!”
“哈哈哈,你們可真雙標,剛剛不還說小心晚節不保嗎?”
“抱歉,我就是雙標!”
春晚對於我國人民來說,還是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的。
很重要的一點,儘管李亦現在的咖位不低,但說到底,他還是一個年輕人。
年輕人能夠在春晚中主導一個節目,這就說明,春晚的製作組的的確確有在接受觀眾的批評和建議。
在發現有新的變化的時候,網友們也沒有繼續調侃,大多都開始期待了起來。
“有用,徐導真的有用!”
還是在徐振的辦公室裡,他的助理看著網上的反饋,高興地大喊。
顯然,小道訊息就是他們安排人爆料出去的。
“真的太謝謝你了,小亦。”
徐振連忙給坐在對面的李亦添茶,表情十分誠懇。
春晚怕的不是差評,而是沒人看。
因為對於前幾屆春晚的失望,今年網上對春晚的關注明顯減弱了不少。
所以,他們不得不把李亦扯出來炒一下話題。
而這種話題,顯然對李亦壓力是不小的。
把觀眾的胃口吊起來,到時小品的效果要是達不到觀眾的預期,李亦可是要幫春晚分擔相當大的一部分火力。
尤其是在他領證後,導致魔怔粉粉轉黑了,黑子盛行的時間段,怕是要被屠屏。
“沒事,沒事。小品做出來,肯定是要交給觀眾評價的。”李亦笑了笑,毫不在意。
他對《主角與配角》的信心,甚至比當時對《夏洛特煩惱》的信心還要充足。
朱廣志和陳小二演的非常好,將原片的精髓都還原了出來,兩人又都是經驗十足,也不怎麼需要擔心他們會在舞臺出錯漏。
雖然沒有了意外事件的發生,可能會導致這個小品少了點更經典的故事性曲折。
但是,這個小品之所以經典,還是源於劇本和演員本身,在李亦特意將盒子炮的皮帶斷掉的意外事件,設計成一個包袱之後,笑點也不會減弱。
當然了,李亦之所以這麼有信心,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其他三個小品著實一般——全靠同行襯托。
不過他還是挺期待,藍星的觀眾朋友,對《主角與配角》這個經典小品的評價。
大年三十晚。
不管看與不看,大部分觀眾都是會將家中的電視開啟,聽個響也好。
央視一號演播廳。
“能吃嗎?”
此時,第一次上春晚,第一次坐到觀眾席,沒有什麼經驗的李亦,趁著主持人在唸開場,向同桌的黃崇文和朱廣志還有陳小二問道。
桌面上,擺放了一些糖果、瓜子、花生,還有茶水。
黃崇文憋笑:“吃吧,吃吧。”
陳小二也促狹道:“多吃點花生米。”
花生米挺容易塞牙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