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副臺長很難不高興。
當初,只是應自己外甥的百般糾纏和哀求,才答應讓李亦走後門參與到《一日三餐》的錄製。
沒成想,這是個福星啊!
節目收視率大爆,引得市場內出現無數慢綜藝的跟風,高林也因此得以動一動,從綜藝部的主任,升為芒果臺的副臺長。
現在,李亦又給他送來了一檔前景一片光明的《中國好聲音》,雖說再往上走已經不可能了,但總歸屁股坐的更加安穩和踏實。
“小杰真的很幸運,有你這麼好的兄弟,這麼好的創業夥伴。”
高林拍著李亦的肩膀,說個不停。
李亦看了看旁邊的葉傑,笑道:“我也很幸運,有傑哥一直關照我。”
“好好好,兄弟齊心,比什麼都好。”
聞言,高林笑的更加開心了,轉頭向張博說道:“張先生,歡迎你來到我們芒果臺錄製節目,有什麼照顧不周,你儘管和我說!”
“挺好的,挺好的。”張博笑著連連點頭。
寒暄完,表達了重視,高林也就告辭離開了。
葉傑在一旁坐下,也沒顧忌張博就在旁邊,開口道:“王小吉、特蘇倫、金嗓子幾個品牌方的人已經到了,王懷忠導演正在陪同,他們會觀看第一期的錄製,我們準備明天開個冠名和贊助的競拍。”
通常來說,有點東西的節目組,都會在節目錄制之前就將廣告商都談好。
好聲音在海選期間就接到過不少報價了,比如上面提到的幾家品牌方,不知道是不是商量過的,都曾私下接觸,提出給五千萬的冠名費。
但無論是葉傑還是王懷忠都嫌少。
不是貪心,而是相比節目的知名度、導師的人氣,乃至於這段時間《夏洛特煩惱》的票房火爆,都為這檔節目增加了許多砝碼
李亦也覺得少,他雖然不知道地球的好聲音,第一季拍出了多少冠名費,但應該是超過五千萬的,而且,他在藍星搞出來的陣仗毫無疑問更大,節目可以說是未播先火。
五千萬真的有點說不過去。
李亦想了想,問:“咱們連帶著第一期錄製,製作花了多少了?”
葉傑對這些資料瞭然於心,想也不想道:“加上還沒花出去但已經有計劃的宣發,在六千萬左右,現在有了芒果臺的錄製廳,現成的音響裝置,能省一點,第一季的製作,應該不會超過八千萬。”
“那冠名費就最低八千萬,低於這個數字,等播出之後再談。”李亦琢磨著給出了一個數字。
老實說,節目能不能像地球那麼成功,他心裡沒多少底。
因為他沒玩好聲音最被人詬病卻也最吸引人的那一套——選手的背後故事、賣慘。
但是,總不能虧錢吧。
李亦對好聲音的參與不算多,但也向幾位導師傳授了一手“節目效果”,就是對選手動心的時候,可以急頭白臉地搶,“吵架”也沒關係。
他還經常向葉傑和王懷忠強調:真實、真正的好聲音,真正的將“好聲音”這個牌子立起來。
海選也不會外包出去,一直捏在自己手裡。
那麼,節目的收入就明朗清晰了許多。
電視臺的廣告,他們只有百分之十,而芒果臺不會參與節目內的廣告分紅。
除此之外,節目再也沒有其他的隱形收入,所以他想在冠名費這塊,直接將成本收回來。
然而,葉傑和王懷忠的胃口,比李亦還大。
他搓了搓手,不好意思地笑著說道:“我和王導還商量過,低於一個億就先不談呢。”
李亦:“.”
張博聽得目瞪口呆,我滴個乖乖,這小老弟真要混成資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