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過半,明明不久前才發生的3q大戰就好像已經是很久前的事情,不管企鵝還是360的種種行徑都快速的淹沒在網際網路的資訊海洋之中。
當然,作為載入行業史冊的大戰,“作出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這種高度濃縮了戰爭的話已經浸入許多使用者的心中,成為他們日常調侃時引用的經典。
除此之外,360怎麼樣,企鵝怎麼樣,這些都不太被人所關注,更不用提之前站隊的瑞星、可牛、傲遊等小角色了。
如此情況之下,微信公司還算成功的留下讓人印象深刻的標籤——鬥爭,反抗,草根。
這些恰恰是360的周紅衣之前想要藉助輿論給大家灌輸的概念,而它們被微信和俞興成功的全盤接收了。
尤其,俞興這位年輕的創業者還有所不同,也就獲得更大的喜愛和支援。
是更鬥爭,更反抗,更草根嗎?
或許是有些這樣的因素,但從越來越火的微博平臺來看,大家願意傳播微信順手幫一把俞興的主要因素是他更有趣。
14號播出的《非你莫屬》有力的證明了這一點。
“微信帽”和“保護衫”,這是俞興之前錄節目時就被曝光的現場圖片,也讓這一期的節目格外受期待,所以就順理成章的破了節目錄制以來的最高收視記錄。
靜態照片提供了期待,動態的節目效果滿足乃至超出了期待。
——同場嘉賓李松詢問:“我就想知道,俞總當初到底是出於什麼心情去做的即時通訊產品?”
——節目剪輯出被嘉賓們刁難的俞興只笑吟吟的回答:“企鵝那種公司都能做,我為什麼不能做?”
——李松點評“狂妄”,隨即又好似被征服的“給狂妄鼓掌”。
年輕觀眾們太愛看這個了。
這特麼不是英雄,什麼才是英雄?!
老東西就不太喜歡了。
特別是為本次競爭付出很多代價的周紅衣。
他很難短時間裡就抹去那些憤怒、畏懼、厭惡,也就一直在關注接棒鬥爭的微信。
可是吧,微信確實應該好,但……
這個年輕人的微信是不是有點太好了?
400萬使用者,600萬使用者,以及……沒兩天又宣佈的700萬使用者!
&n工具的熱度讓360公司內部都不得不召開分析會議,研討是否也跟進類似的專案開發了。
理由也是一樣,拼拼湊湊的小公司都能搞起來,360更具備這種條件。
而且,讓報復,哪有自己親自報復成功來得爽快?
周紅衣出席研討會,聆聽了各種分析和判斷。
他除了驚訝於微信這樣快的進度,還有一些小小的鬱悶,忍不住在會後問了出來。
“這個俞興為什麼能宣傳的那麼好?他戴個帽子就那麼有意思嗎?”
隨即,他得到與自己觀感類似的回答。
“是沒什麼意思。”
“可能是水軍吧,微信公司的使用者數量也得打個問號。”
“綜藝節目,那種都是反覆錄製的,臺下觀眾都是要按要求笑的。”
周紅衣稍微滿意,不是自己死板,是大家都這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