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興心裡轉著“回頭再說”的念頭,注意力跟著轉移到工作上:“我和葛智傑說的兩百萬是5人左右的預算,現在預期的團隊規模是20人左右,葛智傑的算核心團隊嘛,其他的算是常規員工,就在我們樓下,我想著百曉生的員工也可以直接借調過去。”
“這樣借調的不清不楚,還是直接專人專崗吧,不用為了省這一點錢而耽誤我們更大的價值,沒必要。”劉琬英沉吟道,“要是按照葛智傑的看法,兩三個月的開發時間,那就是在四月五月差不多能推出軟體。”
她繼續算道:“假設是4月,你們剛開始沒有大波浪,企鵝肯定注意不到,等它能注意到算作兩個月時間,大公司的內部競爭和反應,算作三個月時間,這樣的五個月應該屬於比較舒服的,也就是到9月份都可能有個不錯的發展環境。”
微信與企鵝的競爭是按月算的。
俞興不管怎麼推算,都不覺得企鵝能容忍己方順順利利的發展一年,如果那樣……可能真要動一動戰略目標。
同樣的,過山峰的資金做空就是以這樣的判斷為前提條件來進行調動,像put看跌期權都是要有約定的時間界限。
“9月過後正好是q4,我們的競爭烈度有可能就上去了。”俞興接過話題,“嗯,我感覺不太容易撐過三個月,通訊軟體這玩意很多時候不是按照個人喜好的,是要跟著關係鏈,我們不可能與企鵝在這個市場上共存。”
即時通訊市場不可能會出現的共存。
使用者不會一會用用a和朋友溝通,又一會再用b去和另一撥朋友溝通。
這也是投資人們反對俞興孵化的一個原因,一個很大的市場裡通常是能容納多名玩家的,但即時通訊賽道有特殊性,強者恆強,然後吸乾弱者,最終只能出現一個贏家。
偏偏,企鵝在這個賽道已經耕耘13年,現在只需要從pc轉向移動,難度小太多了。
“你這麼一說……9月之後可能要按周來計算了。”劉琬英笑了一聲,又扭頭看向俞興,“誒,這樣聊幾句,我連前面幾個月的心氣都要消失了,我們現在放棄目標還來得及……”
“先試試看,總歸不會全軍覆沒,你到明年q1之前都能挽回一部分投入,大不了就是從頭再來。”俞興很冷靜的說道,“就算這樣,就算微信公司沒人買,就算做空失敗,我們手上也有百曉生公司,不會變得一無所有。”
他瞧見紅燈,降低車速,認真的說道:“百曉生今年的發展也會很快,我認為明年有希望在海外上市,內地和香江就不考慮了,海外對盈利的要求比較低,上市融資一拿錢,立即又能大舉在招聘市場建功。”
做空失敗,還能做多。
劉琬英呼了口氣,微微搖頭道:“我在來的路上,嗯,這過完年了,要回去工作了,一想到目標的體量與我們需要做的事,我真覺得有點頭皮發麻。”
俞興笑道:“不是剛做過阿里嗎?企鵝也是同一層次的嘛。”
“問題是又不需要在c2c領域挑戰阿里,我們只是找到阿里的一個小錯誤。”劉琬英蹙眉道,“現在……我們是要製造企鵝的一個小錯誤,難度完全不同。”
“我昨天看日出有個感慨,就是今年的行動,叫做,奮力一躍……”俞興先說四個字,又見前方道路暢通,深踩一腳油門後說了後四個字,“死了拉倒!”
劉琬英側頭凝視俞興好幾秒鐘之後說道:“好。”
春節結束,公司復工。
不過,這樣的假期往往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消除懶散。
今日資本的劉建凱就是這樣悠哉悠哉的過了好幾天才想起來問問俞興的規劃和想法,正好這天從百曉生附近路過便過來看一眼。
他到了地方,上了電梯,進了公司,被告知俞興在下面第五層。
於是,劉建凱又轉身下樓。
只是,他剛出樓梯就瞧見第五層這裡的公司牌子都已經貼上,赫然是“微信公司”四個字,而透過玻璃還能瞧見有員工在辦公。
劉建凱看到接了電話匆匆來迎接自己的俞興,錯愕的指著牆上的公司名字問道:“俞總,你這……你這怎麼……怎麼開始了?”
俞興不解反問:“不然呢?你以為我只是說說?”
劉建凱倒抽一口涼氣,只覺俞總這個行動派總是會重新整理自己對他的認知。
他看看俞總,看看牆上公司名,情不自禁的喃喃道:“你是真不怕死啊……”
真不怕死,真要找死。
俞興用與小英溝通的話作為答覆,嘿然道:“死了拉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