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興忍不住低聲詢問宋宇鋒:“你覺得他們說的怎麼樣?”
“挺無聊的。”宋宇鋒認真的回答,“我覺得還沒興哥你平時說的好。”
俞興其實也有點這感覺,他摸出手機,給小英發了條簡訊,談到今日份活動的質量問題。
很快,劉琬英回覆道:那怎麼辦呢?總不能把保爾森請來和你同臺吧?或者,知名投資人徐欣?還是說,剛剛起訴你的陳年?說起來,你明裡暗裡碰見的人都是有水準的。
俞興覺得有理,摸魚回覆:這樣算的話,我也是有水準的哈。
劉琬英回覆了一個笑臉,又配文:你這樣的配置屬於暗箭難防,嗯,資金已經在慢慢圍過去了。
她指的是針對阿里和雅虎的資金行動。
俞興瞧見這條簡訊的瞬間便繃了繃情緒,說著自己的想法:這次不像之前,它們的體量和名氣都太大了,不能設定太高的區間。
劉琬英最後回覆:明白,俞總。
不同於前面的做空和擬做空,類似支付寶的這種轉移不好尋找參照物,所以,阿里和雅虎的股價下挫空間就得好好把握火候。
但即便如此,俞興坐在申城新經濟沙龍的這個現場,想著只有三個月就會出現的年底小風暴,還是有些悠然神往。
資訊確實就是財富,資訊差更能加快財富的積累。
俞興摸魚時的念頭轉動很快,沒一會就想到了先前考慮過的普華永道,嗯……怎麼才能挖掘更多的資訊呢?
他腦海裡轉了一些危險的想法,又暫時按在心底。
機械的聆聽與鼓掌,臨近中午才等到加塞時刻。
主持人拿著手卡,認真介紹嘉賓:“歡迎百曉生的創始人俞興俞博士發言。”
這話一出,剛站起來的俞興愣住了,現場的掌聲和笑聲也變得一半一半。
主持人雖然不知道哪裡出問題了,但一看大家的反應就不太對,可是,他十分不解,自己就這麼介紹一句能有什麼疏漏?
俞興走向中心小舞臺的時候簡直懷疑主持人是在調侃自己。
他拿到話筒,看到臺下不少人好笑的眼神,自嘲了一句:“慚愧慚愧,我的博士學位是別人買來送我的,但我確實很驕傲的把它貼在了我的辦公室,以此勉勵自己持續學習。”
現場爆發了更大的笑聲。
主持人面色發黑,他是剛才專門上網搜了搜下這位,瞧見有人介紹他的學歷是博士,怎麼是買的啊……
“我是百曉生的創始人,百曉生是一家誕生於金融危機下的職場平臺,當時的我們很猶豫,都危機了,似乎不是創業的好時機。”
“但最終還是決定選擇職場這個角度來建立專案,事實證明,誕生於危機中的專案嘗試解決危機裡的一些問題讓它本身獲得了發展。”
“我們建站後的第一個舉動是幫助實習與畢業大學生尋找職場裡的機會,那時候還是比較難的,但值得欣慰的是,今年的畢業季,從我們網站的資料反饋來看,這一情況已經緩解很多,證明咱們的經濟趨勢在逐步向好。”
“同時能佐證這一點的還有我們開展的招聘業務,這兩個月的增速顯示大家的需求都在復甦。”
“哦對,我們一季度的時候談廣告投放是價格最便宜的時候,包括與芬眾傳媒這種大型公司都能拿到很優惠的待遇,但二季度就開始回升了,到了這個月也就是三季度,多家廣告公司告訴我們,價格已經基本和去年持平了。”
俞興說到這裡,掰出三根手指:“所以,從我個人企業感受到的畢業生、招聘業務、投放廣告這三個體感來看,經濟恢復的還是比較快的。”
他笑了笑,總結道:“我們這樣的小微企業也算春江水暖鴨先知,嗯,此時此刻在這裡,我就覺得既然大家在危機裡都挺了過來,之後都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