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興先前確定了廣告的策略主要是線下,現在除了芬眾傳媒,更多的地鐵、公交等場景的廣告還沒鋪設,這些都很費錢。
他喊出來的金額是經過計算的,而且,未來12個月還要進行網站開拓營收的自我造血。
徐欣這次思考的比較久。
然後,她說道:“談談看,你們的轉化效果是很出色,但IDG和啟明估計很難給出這樣的估值,今年募資是比往年要難的,業內的投資都比較緊。”
“只要徐總願意支援我,那我就能安心。”俞興這時候把話繞了回來,“實在不行,我們就不要IDG和啟明瞭,反正,今日資本也有足夠的錢,一家就夠了。”
這是徐欣剛才的話。
徐欣嗤笑:“錢可以談,但那得意味著股份也可以談,都按你說的來,還能怎麼談?”
“可以談,可以談,只是,這些錢確實出於對公司用錢的規劃,不是我個人要花錢,我到現在都是騎著電瓶車。”俞興沒有硬頂,“我希望的是公司有錢發展,到時候是大家一起掙更多的錢,而不是這個時候斤斤計較。”
“談談看吧。”徐欣沉吟道,“你重新寫一份意向書,大家一起來聊聊你們的前景。”
俞興確定了個時間:“那就下週五,我這邊和IDG、啟明再說下時間,還在今日資本里聊。”
徐欣答應下來。
她沒有結束聊天,而是問道:“俞總,我個人建議,你還是有必要做一做公司和形象管理的,如果你願意,申城這邊有個‘農商杯’的青年經濟人物評選,你可以試試。”
“我嗎?”俞興有點驚訝,“農商杯?銀行舉辦的?”
“是申城農商銀行冠名,由市裡的青年企業家協會、文匯報、第一財經、申城熱線等主辦。”徐欣說道,“能評上的話可以去領導面前露個臉,申城這邊的領導都很不錯。”
俞興這時候說道:“徐總,我當然願意,我還有個想法,你幫我參謀參謀,百曉生的使用者積累起來之後是要做招聘業務的,手裡的錢如果可以,我想著能去電視臺贊助贊助,最好錢也能垂直細分的贊助,搞個求職類的節目,上面坐著老闆,然後讓求職的人登臺亮相,彼此互選,怎麼樣?”
百曉生的錢要怎麼花才能最大化?
俞興想到的還是“垂直”這個思路,進而注意到現在市場上還沒什麼求職類節目,而《非你莫屬》是曾經風靡一時的,不管是公司宣傳還是個人形象都有機會野蠻式發展。
徐欣聽的有些糊塗,想了想,說道:“你都寫在意向書裡吧,這個……下週我找人問問。”
“那就拜託了。”俞興這麼說了一通下來已經腦門見汗,“徐總,謝謝你,我們下週五見。”
“等等。”徐欣最後問了句,“我看你難得的這麼把公司規劃全盤托出,你今天是個什麼樣的心路歷程?”
她先前聽到的都是客觀的場面描述,好奇他的心裡想法。
“心路歷程?”俞興頓了頓,“當然是,我還不夠強,我要一步一步……”
徐欣聽了一會,沒聽到下文,追問道:“一步一步的幹什麼?”
俞興由衷的嘆息道:“和大家都好好的交個朋友。”
——
(這段免費,大家對脈脈應該不太熟悉,列下它一部分發展的參考資料,能有個大概的印象)
2013年10月成立,次年1月擁有5萬使用者,3月A輪20%股份融資500萬美元。
2014年8月,80萬使用者,B輪20%股份融資2000萬美元。
2014年10月,120萬使用者,16萬日活。
2015年4月,500萬使用者,80萬日活。
2016年8月,2000萬使用者,200萬日活。
2017年11月,3000萬使用者,C輪融資7500萬美元,估值將近10億美元。
2018年8月,D輪融資2億美元,估值未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