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網?”孔惠琳這是剛知道這個事,意外道,“天際網的內部孵化?他們怎麼拋開自己的網站又做了個類似屬性的專案?”
這就是俞興評價“很快”的原因。
他不確定“職場網”是不是曾經出現又淹沒在時間裡。
但是,單純從天際網到職場網的創業選擇來看,沒有在原本死氣沉沉的框架裡新增新功能或者新變化,而是直接重新做個網站……
這個決定不是那麼容易。
很有魄力。
只是……俞興不是瞧不起自己的網站,不提紅隼,百曉生確實有希望拿到今日資本和紅杉華夏的投資,但它目前的使用者級別只有10萬+。
雖然前面鬧出了一些小小的動靜,可是,這樣一個小網站的初步發展真的能催發老前輩的再創業決策嗎?
如果說,百曉生現在已經有了100萬的使用者,天際網搞內部孵化的做職場網,那倒不讓人意外。
俞興換位思考,只能謹慎的評價,反應很快。
“我昨天晚上看了看職場網,他們的佈局和我們比較像,內裡的機制也比較像。”呂海穎皺著眉頭,“特別是,別看它出現只有一週,但它也有匿名的功能。”
匿名功能是對職場使用者的保護,很受大家的喜歡。
現在,市場上出現了第二家有這樣功能的競站。
社交與話題的平臺定位,百曉生有了對手。
呂海穎昨天在瀏覽了競品介面之後甚至有點擔心,覺得百曉生相較於職場網,單純名字似乎都沒那麼商業化。
以及,她與鍾志凌交流了看法,得到一個結論,快!
決策快,上線快,動作快!
天際網出團隊做孵化,網站註冊上線,線下派人推廣,這三方面展露出來的決心與效率很難讓人不重視。
俞興掃了眼會議室裡的眾人,笑道:“看起來,我們是過年放假了,這個天際網是沒放假啊,他們趁著空檔期就很快的跟我們搞競爭。”
眾人的臉色更顯得有些凝重,對手不放假,這事挺鬧心。
“但是,咱們的目標是什麼?未來半年,我們要拿B輪。”俞興繼續說道,“明年要拿C輪,更遠的目標是上市!”
“哪一家能上市的公司是不經歷競爭的?”
“我上次見徐欣,我說,我們會做成這個賽道最強的團隊。”
“怎麼證明最強?”
“那就是要戰勝對手。”
“職場網和我們很相似,對吧?”
俞興用手指敲了敲桌面:“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兩個相似的專案,更多的投資只會投到更優秀的公司裡面。”
老闆展示了信心,這讓頭一次面對競爭對手的大家都收了收情緒。
只是,等到這場會議結束,俞興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他還是陷入了沉思。
按照料想,機制+資金,百曉生年後的發展就會進入風風火火的快車道。
可是,這樣一個類似機制的網站如此快的冒出來,那就增加了不確定性。
假設……
俞興降低了內心的期望,假設職場網的後面有推手,那麼,它是不是也會很快拿到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