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乎前途的問題。
11月28日,盧國賓聽到了來自老闆的工作安排,終於還是決定留在百曉生。
“我這幾天去把天使投資的事徹底敲定,預計1號或者2號回來,錢應該會在下個月到賬。”
“公司發展很快,這個月的使用者註冊量就能突破一萬。”
“從0到1萬,這是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完成的。”
“1萬已經到了,5萬還遠嗎?10萬還遠嗎?”
“未來的百萬、千萬就是從這個月開始的!”
“大家加油!”
俞興講完之後率先鼓掌,少有的在公司為大家打雞血。
大學生的轉化熱潮明顯過去了,目前來自線上註冊的每日數量維持在300500,而線下地推的近幾天則是在200300。
前者仍然會繼續下滑,後者將會隨著團隊的分兵而有所增長。
如果最終的每日使用者增加能保持在500左右,預期在2008年結束之時能有2.53萬左右的使用者。
這距離俞興開始定下的5萬階段目標仍有距離,但是,手裡還有一個炮轟的增量方式可以使用,差不多也就可以在12月底或者1月初拿出來了。
小公司的一大優點就是可以隨時調整。
戰略和策略在調,預算和團隊在調,目標和方法也在調。
下午三點鐘,俞興最後囑咐呂海穎、鍾志凌、宋宇鋒之後就坐上了回家的客車。
晚上時分,金項鍊和一條煙抵家,俞興享受到了家庭的溫暖。
當然,也有一點點拷打。
“你那公司真是說賣就賣啊?”
“賣那麼多錢,怎麼說花就花啊?”
“你怎麼說把你弟弄到日本就真給弄到日本了?”
楚奇英很關切兒子的動作,但沒見到人的時候也不願意在電話裡施加壓力。
“你問我舅啊,他沒事給我打電話,我感覺他等不急了就找人帶他去了。”俞興先回答重要問題,隨即回答次要問題,“新公司能創造更多的價值,但得前期投入,不礙事的。”
俞國勝在旁邊幫腔:“興興讓小光去日本是買種子,又不是賣身,擔心什麼?興興是堂堂公司老總,做事肯定周密。”
俞興“呃”了一聲,找了個兼職大學生帶堂弟去的日本,應該沒問題吧。
沒辦法,人就是容易路徑依賴。
俞國勝注意到兒子的表情,追加了一句:“興興,是吧?”
俞興沉穩點頭:“不錯。”
俞國勝又問道:“你這公司剛開始,能離得了你啊?”
“沒事,他們又不是傻子,我就休息幾天而已。”俞興笑道,“爸,你怎麼回事?我沙發都沒坐熱,你就想趕我走啊?”
俞國勝倒不是這意思,只是關心兒子剛起步的事業。
俞興說到做到,要休息就真休息,窩在家裡完全沒有主動再往公司打電話,連續兩個晚上都睡的極好,儘管每天一睜眼就還是一萬,但不用操心還是能讓那根弦鬆一鬆的。
楚奇英對兒子比較瞭解。
她在30號送兒子出門的時候有些疑惑:“興興,你們公司接下來是不是很忙啊?還是有什麼大動靜?”
俞興一愣:“媽,你怎麼這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