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著說道:“我覺得更為有效或者更能打動職場群體使用者的是這兩個字,而它轉化到我們的工作裡就是需要先儘量從上,最起碼是從中來開拓一批客戶。”
鍾志凌聽到這裡,恍然道:“你的頂頭上司,你的更上頭的上司,其他公司的領導,如果能有這樣一批人成為註冊使用者,那是可以給員工帶來吸引力的。”
他補了一句:“更為現實的吸引力!”
俞興點點頭,放下筆:“是啊,現實是這樣,是要講現實啊,出來工作,如果能有一個平臺多認識認識領導,多認識認識行業裡的精英,誰會不願意呢?”
這是一套結合現實的由中上至下的起步策略。
鍾志凌看著白板上的“職場”與“校園”兩個詞,搓了搓手:“這是真不一樣啊!”
他想了又想,說道:“但我們可以用我們現在的局面去邀請那些網際網路公司的中上層,我帶著幾個學生去不要臉的拜訪,邀請他們給出寄語或者什麼鼓勵之類的,只要他們的帳號有了,不管有沒有實際的活動,最起碼是有光環了啊!”
百曉生現在的局面是什麼?
按照宋宇鋒的心得,事關大學生就是一種導向,新聞報道有特別的待遇,現實事務裡同樣如此。
呂海穎繼續這種思路說道:“雖說是光環,但只要基層員工因此進來的多了,那些中高層也同樣會注意到這種情況,很可能會再折返進來,反而就真正成為了我們的使用者。”
中高層礙於導向,礙於不要臉的拜訪,套路式的給出寄語和鼓勵,但他們也會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只要真實使用者滾起雪球,這批人會被真正的啟用。
俞興用筆在白板上標出箭頭,最後畫了一個大圓圈,把所有的字都圈在裡面。
他放下筆:“這就是我們網站完整的起步策略了。”
由戰略至策略,大學生的茫然、百曉生回訪前客戶的資訊、五個城市定向地推、職場人的趨利立場、公司中高層的考慮、由上及下、以下制上……
這是百曉生目前能使用和借用的所有資源了。
鍾志凌和呂海穎看著師兄的動作和白板上的資訊,彼此對視,都覺收穫甚多。
片刻之後,鍾志凌當機立斷的說道:“行,興哥,那我招人,嗯,這得招正式員工,另外再去名校多花錢找兩個兼職,帶兩個復旦或者交大的學生跟著一起拜訪,想必效果更好。”
俞興笑笑,挺好。
他想了想,又說道:“你試試,嗯,我也跟著實踐看看,具體能有什麼情況,咱們除了讓他們寄語,也可以讓他們分享分享自己的成功嘛,誰不願意聊這個呢。”
俞興想起了抖音裡的一種做影片模式,豪車、頭等艙等容易遇到成功人士的場合,博主上前詢問他們的成功之道和對年輕人的寄語。
這倒是有些類似。
只能說,雖然時代和形式不同,但內在是接近的。
“還有上次我在金陵參加網際網路大會,月底的時候我回老家一趟,中間再去金陵一次,看看老師,順帶找找當時的組委會,看看能不能拿到更多高層的聯絡方式。”
“只要我們有了一定的基礎,炮轟網際網路婚戀這類手段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不然,使用者就直接被報道分流了。”
俞興笑道:“把我們能搞的全都搞一遍,相信也就能獲得風投的興趣了。”
鍾志凌點點頭:“興哥,我反正現在很有信心。”
“嗯,越是交流越是有收穫,公司的發展需要咱們多思考和溝通,實踐裡碰見什麼事再反饋,公司是能做起來的。”俞興說道,“你們再思考思考,我打個電話。”
鍾志凌與呂海穎走出辦公室,時間也就到了中午飯點。
兩人下樓。
鍾志凌忍不住對女友說道:“師兄真教東西,我覺得這個方向和策略真的越想越對啊。”
“是啊,師兄當然真教,我看咱們網站現在掛著的那個網際網路行業發展階段的帖子,下面也有很多大學生的討論啊。”呂海穎笑著說道,“師兄不光是我們的師兄,他是想當很多大學生的大師兄啊!”
行業的思考和預測沒有敝帚自珍,金融危機後的職場資訊免費分享,即將尋找公司中高層來鼓勵大學生,以及,百曉生打算每年都會有類似的行動。
鍾志凌停下腳步,兩手一拍,恍然道:“還真是,這要是做下去,大師兄真成大師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