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李芷萱認為,解鈴還須繫鈴人,目前朝野上下議論的根源,就是秦王李瑾瑜交代的緣由。】
【即便是她和父皇對此也很為難,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你若是能夠擺平李瑾瑜,那麼一切都好說。】
李怡菲沒有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去天牢裡看李瑾瑜。
【“老大,你造反就造反,為什麼要拐帶我?我跟洛塵好好的,你為什麼要來添亂。”】
【“大姐,我從來沒求過你的,這一次,我求你把口供改了。”】
秦王府的李瑾瑜。
見推演裡的李怡菲得便宜跑出來指責她,本來已經平復的心情,再次憤怒了。
這局推演,她雖然已經沒有了和洛塵走到一起的可能。
但她也不會讓李怡菲好過。
其他人和洛塵走到一起,她只是羨慕嫉妒和後悔。
而李怡菲和洛塵在一起過得好,她能感受到的只有憤怒。
因為那麼多的姐妹,只有李怡菲在小時候不斷地搶她東西。
她是真的受夠了李怡菲。
雙輸總好過單贏!
【“老二,我讓了你一輩子,這一次說什麼都不可能改口,我就是想要洛塵不成嗎?”】
李怡菲只覺滿心悲慼,苦澀如潮水般在心底翻湧。
她心中暗自嗤笑:
“你竟口口聲聲說讓了我一輩子?幼時在宮中,但凡有什麼珍稀物件、稀罕玩意兒,父皇總是先緊著你挑。若是我稍有謙讓,不與你爭搶,到最後,連原本屬於我的那一份,都會被剋扣得無影無蹤!”
你現在居然說你讓了我一輩子?
【李怡菲:“老大,你什麼時候讓我了,我只是要我本來應得的一份。”】
【李瑾瑜:“哼,你就是這個態度來求人的嗎?”】
【李瑾瑜閉嘴默不作聲,任由李怡菲怎麼威逼利誘都不回應。】
【事情沒有翻供,朝堂之上對昭寧公主的議論越來越多。】
【所有人都認為昭寧公主和洛塵在一起註定會導致君輕臣重的情況,再加上昭寧公主本身的人品就不好,將來勢必會再次手足相殘,製造出令世人不齒行徑。】
【面對群臣的非議,光昌帝沒做回應。】
父皇還沒收回婚約,但李怡菲感覺自己和洛塵的婚姻已經命懸一線了。
而她手中還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應對。
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拖到在外打仗的洛塵回來,只要洛塵在自己身邊,他們就可以應對一切的刁難。
然而讓李怡菲沒有想到的是。
那個背刺了她數輪推演的七妹李夢琳,居然在千里之外還能背刺她。
【寧王李夢琳在匈人大軍襲擾邊關的關鍵節點上,公然帶領將士批評朝堂,並指出大人物的談情說愛,背後卻是無數家庭的毀滅。】
【秦王和昭寧公主因為私情就棄天下蒼生於不顧,若朝廷不取消昭寧公主和洛塵的婚約,寧王李夢琳將率領北方將軍清君側,誅紅顏,平禍水。】
【寧王釋出剿禍水檄文的當晚,朝野上下都沉默了,但是這沉默卻震耳欲聾,所有人都感覺大唐到了風雨飄搖的關鍵時刻。】
【光昌帝接下來的應對但凡出一點差錯,正在面臨外憂內患的大唐就可能四分五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