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府。
【光昌十七年初,神策軍率先控制冀州大半州府,代州軍隨後而至,趙王正式和朝廷撕破臉。】
【神策軍多年未戰,雖然裝備精銳,但在城外野戰並不是代州軍的對手。雙方交戰三次,代州軍二勝一負。神策軍傷亡三萬,代州軍傷亡一萬。】
【神策軍準備利用人數優勢穩紮穩打,而就在雙方戰爭爆發半個月後。】
【燕州的寧王不宣而戰,親自率領兩萬鐵騎攻入青州和冀州,燕州鐵騎橫行在青州平原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青州軍連自保都困難,更不用說增援神策軍。】
【二月,秦王李瑾瑜也沒有閒著直接從隴西進攻關中,迫使荊州援軍無法增援冀州,轉而和蜀州軍一起去救援關中。】
【四月,在寧王李夢琳出色的軍事指揮下,青州軍主將誤判寧王主力,被圍困在一個小縣城,燕州鐵騎圍點打援,全殲青州軍主力。】
【五月底,青州軍全軍覆沒,青州落入寧王李夢琳之手。】
【神策軍害怕被左右夾擊,一直穩紮穩打和代州軍陷入僵持。】
【朝廷害怕徐州軍戰敗導致糧道被斷,所以未敢令徐州軍主動出擊,而是在徐州堅守糧道。】
【交戰各方戰至十月,戰線未有太大變化,進入到了僵持階段。】
【為了緩解財政軍糧問題,趙王李怡菲將代州突騎的指揮權借給給了寧王李夢琳,李夢琳親率領兩州鐵騎,並在秦王嚮導的指引下攻入匈人腹地。】
【匈人得知大唐內戰,一直在作壁上觀,準備趁著雙方混戰的時候南下劫掠。】
【匈人左賢王也在積極籌劃南下劫掠大唐的事宜,他的王城中集中了麾下所有部落,但其沒想到,燕州軍會在和朝廷有戰事的情況下,居然還敢率軍深入草原主動進攻。】
【匈人左賢王部,在猝不及防之下被全殲。】
【寧王李夢琳殲滅匈人左賢王部主力近六萬人,掠奪民眾十餘萬,繳獲牛羊馬匹,合計幾十萬頭。】
【此戰大大緩解了燕州和代州物資供應的困難,同時還使燕州軍擴充組建了更龐大的騎兵部隊。】
【秦王李瑾瑜有樣學樣,一面派出心腹在跟朝廷對峙,另一面則親自率領精銳進攻羌人和匈人的地區。】
【這裡的羌人和匈人也沒想到秦王會來進攻自己,更沒想到對方能在茫茫荒漠草原上找到自己。】
【秦王一口氣掃滅了十三部落,擊敗匈人單于的援軍,俘獲人口十幾萬。】
【沒有盡興的秦王更是靠著邊打邊搶的戰術在匈人和羌人的地盤上轉了兩圈,然後又不小心走到了西域。】
【西域各國見秦王兵鋒銳不可當,紛紛臣服上供,自願接受秦王李瑾瑜的調遣。】
【秦王從西域和草原選取寶馬,組建虎賁軍,並向關中商人開放走私渠道,收受絲綢,陶瓷,茶葉稅,稅率甚至比朝廷還高。】
魏王李婉筠瞅著大姐,二姐還有七妹正在不斷地擴充實力。
而自己這邊遲遲吞不下她們幾個,不由得感到心慌。
雖然朝廷擁有碾壓性的優勢,但是在軍事上卻處於極度不利的局面,本想著靠著體量耗死她們。
但是她們幾個卻把那些外族當物資包刷。
她記得那些外族不是挺強的嗎?
某次推演更是一度打穿了大唐的邊境。
怎麼如今被她們三個打的都還不了手。
【為了緩解朝廷和叛軍僵持的困境,你召開朝會尋求解決之法。】
【有大臣提議當前朝廷人力雄厚,完全可以集中中原及南方各州府主力並會合神策軍,正面擊破趙王和寧王的軍隊。】
【而有人則提出了反對,中原地區千里大平原,在平原上完全就是燕州鐵騎的主場,急功近利,極有可能一戰而敗,最穩妥的就是徐徐圖之,耗死對方。】
【你要採用哪種意見?】
【1.集中主力碾壓叛軍,速戰速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