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寧十一年的冬天,由於你過分透支身體,你的壽命提前走到了盡頭。】
【在一片哭啼聲中,你與世長辭。】
【推演結束。】
【此生你雖然英年早逝,但卻度過充實的一生,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你帶來的是威儀四方的繁榮盛世,和平四百年的開端。】
【帶走的卻是一群對中原虎視眈眈的豺狼虎豹。】
【據正史記載。】
【光昌十五年,李怡菲幫你擺脫了文遠侯之子趙興賢的騷擾,你感恩趙王的幫助,遂認趙王為主。】
【光昌十六年,你得到李怡菲的重用,出任趙國相。任職期間,你精簡官僚機構,削減民稅,整治貪汙腐敗,使貧窮落後的燕州變得富裕安定。】
【同年李怡菲被你的才華吸引,你們情投意合。】
【次年李怡菲懷有身孕,然而比起趙王的身孕,你更在乎的是北方的匈人危機。】
【匈人在草原休養生息數十年,冒利可汗統合草原數十部,控弦之兵五十萬,已然擁有了和大唐分庭抗禮的實力。】
【而大唐皇朝內依然在歌舞昇平,忙於黨爭,無人察覺北方的巨大禍患。】
【你提前意識到北方的威脅,並訓練甲士,核查軍資,清理空餉,修築城防,訓練了一支精銳忠誠的衛國之師。】
【光昌十七年,北方匈人侵犯邊疆,此戰中北方諸州軍士疏於防備,全面大敗。】
【匈人在代州,冀州,涼州等地劫掠,屠殺和擄掠民眾數十萬,造成北方諸州百姓流離失所,數百萬人的生存無法保障。】
【在其他各州都在因為匈人遭受重大損失的時候,時任趙國相的洛塵,卻率領軍隊勇敢出擊,一戰斬殺號稱匈人左膀右臂的左賢王。】
【隨後洛塵越戰越勇,追擊匈人潰兵七百餘里,一把火焚燒了匈人左賢王的王城,使得燕州方向的匈人無法立足。】
【洛塵加封漁陽亭侯。】
【次年,匈人發起報復,用計謀將寧王包圍在平城內。】
【洛塵孤軍深入草原,從背後奇襲匈人,解救寧王。】
【然而寧王在突圍的時候,因為受傷被困城內,洛塵單騎入城將其救出,並在匈人之中七進七出。獲封破虜侯。】
【此戰後,匈人稱,洛君侯神力,非人能敵。匈人左右谷蠡王畏懼洛塵,遷移部落遠遁一千餘里。】
【光昌十九年,唐高祖光昌帝決定兵分四路對北方匈人征伐。】
【用兵如神的洛塵,直接深入草原千餘里,斬殺左右谷蠡王,隨後又在光昌帝即將兵敗之際,率軍而至。】
【匈人一戰而潰,單于及一眾諸侯王皆被洛塵斬殺。】
【從此,匈人向西遠遁,並在五百年後,摧毀了擁有千年歷史的歐羅巴帝國。】
【而大唐因為匈人遠遁,獲得了四百年的安定與和平,你被評為大唐的民族英雄。】
【同年,光昌帝駕崩,偽帝李婉筠繼位。】
【李婉筠剛一繼位就殘害了親姐姐秦王李瑾瑜。隨後盲目自大,聽信小人,重用奸臣,不僅沒有封賞為國效力的北伐將士。】
【甚至又企圖謀殺剛剛立下戰功的寧王和趙王。】
【寧王不幸中計身死,李怡菲不甘坐以待斃,遂起兵以正朝堂。】
【李婉筠殘暴不得人心,趙王李怡菲一呼百應,義軍四十萬在大將軍洛塵的指揮下,僅用半年就攻入了京城。】
【昭寧元年,洛塵出任右丞相,獲封上柱國,鎮國大將軍。】
【昭寧二年,羌人進犯,洛塵大破之,斬首數萬。】
【洛塵封無可封。】
【位極人臣的洛塵距離帝位只在一念之間,可洛塵心念當年李怡菲的恩情,心念兩人的感情,一直安分守己,一心為公。】
【隨後昭寧帝三次懷孕,洛塵三次監國,但每次都還政於帝。】
【直至洛塵身死,其和昭寧帝的感情都堅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