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涵的話讓姜秋明白,這種事情很難徹底根除。
不過既然讓他遇到了,而且又正好是自己的“分內之事”,那就趁機把這一整個利益鏈條上面的所有人都連根拔起。
原本他只是單純的想收集好證據,交給帽子叔叔。
可現在想想不能魯莽行事了。
片區的帽子叔叔知不知道?
垃圾中轉站為什麼會同意幼兒園在他們後面開後門?
通江市那邊的廠區裡面製作假冒偽劣火鍋底油,那邊管食品安全的部門清不清楚?
就算陳鵬和茅志宏他們上面沒有打傘的人,可畢竟這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有損地方形象。
最後大機率也就是把陳鵬他們這些主犯抓了,至於購買銷售地溝油的一整個利益鏈條全身而退。
所以他選擇了聯絡中海的“調查記者”韋風華,否則他個人的影響力不夠。
調查記者,指的是從事調查性報道、又稱“揭醜”報道的記者。
而韋風華便是這樣一名記者,曾經有過許多赫赫有名的報道。
吃過晚飯後,石子涵和姜秋回到店鋪。
把後面的桌子搬到門口來,把那些女裝都擺到桌子上,因為太多了還有一部分用塑膠袋放在地上。
然後石子涵便在這裡守株待兔。
而姜秋則開著車去了高鐵站。
晚上七點半,姜秋見到了調查記者韋風華。
一名四十來歲,面板黝黑,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一張國字臉看著就讓人放心。
“華哥您好,我就是聯絡您的姜秋。”
“您好,姜先生~”
“華哥,咱們上車聊。”
姜秋上車後看了韋風華的身份證和記者證,確認了身份之後給他看了一部分影片資料。
韋風華仔細看了看材料,一臉讚歎的說道:“你收集的資料證據相當詳細,已經足夠定罪的了。”
姜秋搖頭說道:“光定罪不行!這些人都很聰明,他們肯定訂立了攻守同盟。”
“一旦被抓,他們只會承認抓現行的金額,頂多判個一年半載,再罰個幾十萬,不痛不癢!”
“等出來後,大機率還會繼續搞。”
韋風華看著他,“那你想怎麼弄?”
姜秋:“要麼就不曝光,要曝光的話就把相關人員徹底搞死,起步十年!”
韋風華搖頭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這個恐怕很難,就算藉助輿論的力量也不行,我估計三年頂天了。”
姜秋點點頭,“我明白了華哥,我現在送您去酒店休息,晚上遲一點我打電話給您,如果不出意外,應該會有更勁爆的證據。”
韋風華一聽“勁爆的證據”,頓時眼前一亮,激動道:“我跟你一塊去!”
姜秋說道:“會有一定的危險噢。”
韋風華咧嘴笑道:“我曾經被三條大狼狗追著咬,還被人用電警棍電了整整一夜。我怕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