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偉大的拓荒運動都離不開強大政權的支援。
征服者時期也曾有過一段開拓時期。
開拓者即可成為開拓領主。
那個時期就是個積極上進的年代,黑鐵大地至今都在享受著那次開荒帶來的紅利。
然而開荒結果卻不見得有多好。
開拓者與天奮鬥、與地奮鬥、赤手空拳的開荒出一片土地。
說他們百折不撓、意志堅定是真的,說他們孔武有力、武德充沛也是真的。
雖然他們擁有獵弓和皮甲,但也肯定抵不過貴族們那些全身披甲、騎槍鋒利的征戰騎士們。
況且,貴族也不是要把所有的開拓者都殺了,不然就沒人給他們種地了——他們目的明確,只擊殺首領即可。
底層的開拓者見到他們的領主死了,未必肯捨命陪君子,去把那些征戰騎士拉下馬。
有些開拓領主靠著威望和地利守住了。
但大多數開拓領主還未積累出軍事資本,城堡都沒有,只能算個莊園主,自然是守不住的。
如康德領。
那片土地最開始並不是由康德伯爵的先祖開拓出來的。
但那片開拓土地變成康德領的時候,黑鐵之王並未插手。
如今又變成了豐饒城,黑鐵之王依舊沒有插手。
當年是這樣,如今也這樣,歷史如圓環,只有弱肉強食的永恆定律沒有改變。
除非有一股力量能提供開荒所需的所有的生產資料,和保障開荒者本身的權益。
羅曼的想法很明確。
誰不讓他種地,他就把誰種在地裡。
等他種地結束,他就把所有傻逼都種在地裡。
這沒得商量。
土地需要鮮血和屍體來滋養,而舊時代的貴族階層是最好的養料。
羅曼見到豐饒城安定下來後,開始派人從蘋果城鎮移植各種果樹,栽種到那些開墾點。
農業部的主任巴洛親自帶人出發,裁剪枝葉,用土壤和麻袋包裹那些果樹的根系——普遍是一米以上、三米以下的果樹幼苗。
其中葡萄是能釀酒的,能擺到百貨商店去的,而且比啤酒貴多了。
又便於收割財富,種植難度也不高,硬枝扦插,育種極快,一旦存活,管理得當,兩三年就能得到穩定產出。
六月份的水稻收穫後。
高溫來襲,開始進入初秋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