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開始,羅曼最忙碌的事情就是安排新增人口。
他統治的民眾數量突破二十萬大關。
短短兩三個月,一下子湧過來幾萬人,這樣很容易會造成統治混亂的惡果。
勞動力也分為有效勞力和無效勞力。
統治不徹底,就等於沒有統治。
無法利用的勞動力都是無效勞力,吃飯都浪費糧食,你就算以工代賑,那也得組織起來讓他們幹活。
黑鐵之王理論上有數百上千萬個勞動力,但他徵調糧食都困難。
羅曼這邊要稍微好那麼一點點,卻也不容得鬆懈。
豐饒城在去年尚是一座新城,行政力量是有限的——每個居住點普遍處於適應階段——適應新的規章制度,適應新的勞作模式。
他們曾經的生活方式被羅曼輕易的顛覆了,後果是極大幅度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羅曼覺得理應如此。
不提高生產力怎麼猛猛發育?
可別人不這樣想,他們覺得豐饒城是一個他們從未體驗過的、開天闢地的、陌生而未知的全新世界。
一切都要重新來過,任何行為都要被規範,比如吃飯,排洩,居住,勞作。
活了這麼大歲數感覺白活了,過往的生存經驗在這裡一點用都沒有。
要讓新增人口轉化成勞動力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情。
因為他們的勞動效率也未必有多高。
試想,他們在家吃著火鍋唱著歌,忽然被劫了,被扔進陌生世界裡,任誰都有怨氣的,有民怨就意味著積極性不夠。
這種情況下,羅曼得讓軍隊監督他們去幹活。
沒錯,是監督。
這也是軍隊為什麼只能協助生產、而不能指揮生產的原因。
缺乏畜力的時候,能讓軍隊當牛做馬,但不能讓他們一直當牛做馬。
一個剛入伍的新兵,要經過半年的訓練,才能站得出像樣的軍姿。
說立正就立正,絕不含糊!
你讓他們去幹一個月的農活……
那就壞了,軍訓成果不能說歸零,至少也能說減半。
換言之,這個時代計程車兵都是單執行緒。
兵源素養本來就差,還讓他們整天干活,怎麼保持強大的戰鬥力?
既要軍紀和戰鬥力,又要能承受繁重的勞作,還要讓他們發揮農業指導和建築隊的作用……多少有點強人所難了。
一萬新兵暫且不提,而那七千多老兵的大部分都只接受了兩年的訓練,沒法掌握更多的技能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