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安置的居民約有一萬三千人。
磚房在蓋,道路在修。
他們能很好的做個表率。
經歷慶典後,所有人嚐到了肉味,也有了好的待遇,勞動建設的積極性應該都被調動起來了。
分到房的歡天喜地,沒分到房的深受刺激。
反正接下來的勞動效率肯定有所提高。
還有就是,根據這段時間的磨合,羅曼發現起源城的模式不太適合豐饒城。
豐饒城的地貌太破碎,耕地也很零散。
來回奔波,每天趕路就要一個多小時。
羅曼只得採用一個居住點守著一片耕地的模式,磚房就蓋在耕地的邊上。
類似土地承包,依舊是收稅制。
豐饒城每個居住點都要有各自的小廚房來統一分配伙食。
但沒有明確產出和存糧前,還得靠羅曼調派糧食養著他們。
農具、重犁、耕牛、挽馬,也對應分配。
每個居住點安插十來個農業指導,負責管理廚房和種地,等到培養出來一批新的農業指導,他們就能回去了。
暫時就先這樣吧,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了。
不然管理成本太高了。
短期內能維持,但長期行不通。
羅曼得把軍隊撤回來。
情況緊急的時候讓他們協助種地還好,但現在都半年過去了,豐饒城也該自行運轉了。
這些居住點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下一輪播種了。
因為種不了黃豆,只能種植一些蔬菜了
蕪菁、蘿蔔、甘藍、洋蔥、豌豆、蠶豆、萵苣、苜蓿、大蒜……
尤其是大蒜,抗寒,用途廣,多吃沒壞處,得多多種植。
醫院只要常備大蒜素,那就能極大機率的降低孕婦死亡率。
羅曼挨個將那些耕地全都跑了一遍。
所有的居住點都收到了相應指令。
這塊地該種什麼蔬菜,那塊地要種什麼豆子。
以千畝為單位,羅曼全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蔬菜的播種時也要肥料提高產量,有機肥對所有作物都是有效的。
但豐饒城沒有沼澤和泥炭,每次都要從起源城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