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鬧鬧的秋收慶典,吃了個天昏地暗,喝了個酩酊大醉。
到了午夜仍有篝火燃起。
大有徹夜狂歡的趨勢。
羅曼也沒阻止。
這群蠢貨忙碌大半年了,享受兩天怎麼了。
慶典過去的第二天,所有人重回各自的工作崗位。
因為秋耕開始了。
種田容不得喘息,收穫後就要重新投入勞作。
現在到了深秋,來自極北冰原的寒風逐漸開始吹向黑鐵大地,而北方大地早早的進入了嚴寒的季節。
斯格鎮群山環繞,阻擋寒風,依舊秋高氣爽,見不到冬天的前奏。
但每日降溫是能隱約察覺到的。
現在還來得及種植一輪冬麥!
羅曼將這次秋耕看的極重,不客氣的說,明年斯格鎮的主要口糧全都來自於這輪冬麥。
為此,他做了十足的準備。
接下來就是要重犁深耕、重新翻地、加速土壤熟化。
在播種的時候,每畝地還得耙進去一千五百斤的泥炭和糞肥,化作營養土,讓冬麥苗在最舒適和充滿養分的環境裡度過一整個冬天,為來年的收穫積攢出大量的能量。
這次,他將每畝地的麥種提高到了40斤,透過提高播種來提高產量。
狠狠的種!
狠狠的長!
羅曼將這次冬麥的種植面積提升到了一萬畝——除了養好的六千畝地外,另新增四千畝精選出來、有耕種基礎的土地。
如此廣袤的耕地面積自然不止一塊,而是分佈在斯格鎮各地。
鋼鐵農具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現在斯格鎮不缺鋼鐵,也不缺牲口,以前的劣質重犁直接淘汰掉。
七百多頭的耕牛和挽馬,拉動著鋒利而嶄新的鋼鐵重犁,將深層黑色土壤翻出,帶出了埋藏土裡的蟲卵和草種,被翻到上層,令其曬乾凍死。
秋耕的好處比春耕更大,羅曼無論如何也不會錯過這次機會。
他給耕牛和挽馬不計量的餵養大豆精糧,讓它們能最大限度的耕地,本著往死裡用的想法,在第七天便結束了深耕任務。
播種和施肥就簡單多了。
上次羅曼擔心土壤和糞料的肥力不夠,用的是條播種,條施肥。
如今用的是撒播,只需要儘可能均勻的把麥種撒到地表,然後將一千五百斤的泥炭土和糞肥扔進每塊地裡,將其耙碎,把種子埋在鬆軟的土壤裡。
這樣的播種方式比條播產量更高,缺點是需要撒勻稱,因此那些笨手笨腳的農夫格外小心翼翼。
這讓羅曼很滿意,只要足夠耐心,掌握正確方法,產量就不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