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青帶著沈靈兒漫步在燈火輝煌的長安街頭,方才的不快漸漸被璀璨的燈海沖淡。
各色花燈高懸,將整條街道映照得如同白晝。
"公子快看!"
沈靈兒突然指著前方一處燈棚:"那兒有燈謎呢!"
只見一座精緻的燈棚前圍著不少文人雅士,棚上懸掛著數十盞形態各異的花燈,每盞燈下都垂著一條謎箋。
楚天青來了興致,拉著沈靈兒擠進人群。
他隨手摘下一張謎箋,只見上面寫著:"身披鱗甲志昂揚,寸寸節節向穹蒼,雖無血肉筋骨在,敢與青雲論短長。”
楚天青略一思索,不由笑道:"風箏。"
老者棚主驚訝地抬頭:"郎君好才思!"
說著取下一盞蓮花燈遞給楚天青:"這是彩頭。"
“公子好棒啊!”
沈靈兒在旁拍手雀躍,自己也是摘下一張謎箋。
""曲江池畔綠絲垂,不見漁郎弄釣磯。忽被東風吹作雪,漫天飛舞入羅帷。”
“這.....這是什麼呀?”
沈靈兒歪著頭,困惑地盯著手中的謎箋。
楚天青笑道:“好好想想,每年春天你都能看到呢。”
“每年春天都能看到?”沈靈兒眨了眨眼:“吹作雪.....入羅帷.....哦!我知道了!”
沈靈兒興奮道:“是....是柳絮嗎?”
"正是柳絮。"
楚天青笑著點頭,手指輕輕拂過謎箋上"綠絲垂"三字。
"你看這'曲江池畔'點明地點,'綠絲垂'說的是柳條低垂,'東風吹作雪'可不就是柳絮紛飛的景象?"
沈靈兒恍然大悟,眼睛亮晶晶的:"難怪說'入羅帷'呢!去年春天,咱們醫館的帳子可不就老是被柳絮鑽進來。"
她說著皺了皺小鼻子,似乎又想起被柳絮惹得打噴嚏的光景。
棚主捋須微笑:"小娘子聰慧。"
說著取下一盞蝴蝶燈遞來,那燈做得精巧,蝶翼上薄如蟬翼的絹紗繪著纏枝牡丹,燭光搖曳間,竟似要振翅飛去。
老者眯著笑眼看向楚天青:"郎君才思敏捷,不如猜猜老朽壓箱底的幾個謎題?"
他從袖中取出三張灑金箋,在燈下徐徐展開。
【朱門日日宴瓊筵,不見庖廚起炊煙,饕餮嚐盡珍饈味,腹中猶自鳴饑年。】
【十二重樓藏玉關,陰陽輪轉不曾閒。忽見青龍騰雲起,方知咫尺有仙山。】
【青龍白虎鎮四方,朱雀玄武守中央。忽然一陣罡風過,掃盡人間癘氣狂。】
圍觀的人群頓時騷動起來。
幾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交頭接耳,卻都搖頭晃腦說不出所以然:“這比方才那些難上十倍不止....."
沈靈兒緊張地拽了拽楚天青的衣袖,小聲道:"公子,這些謎面好生古怪......"
老者的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最後落在楚天青身上,笑意更深:"郎君,可要一試?"
聽到這話,楚天青心中不由好笑。這些謎題在唐朝或許能難倒不少人,但對他這個穿越者來說,簡直就是送分題。
不過看著老者期待的眼神,他還是裝作認真思考的模樣。
他指著第一個金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