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接過了與特勒姆那邊溝通的工作後,張楊就把心思放到了訓練上。
甭管怎麼樣,訓練、加天賦,總歸是沒錯的。
15號,張楊攢夠了14萬投籃值,又加了一點三分球天賦,和投籃手速加快。
他立馬試了試投籃手速加快……有意識的去感受,速度確實快了一兩拍。
不僅僅是投籃手速加快了,從起跳到做投籃動作的速度也加快了,沒有什麼不適應的感覺,彷彿他一開始就是這麼快,免去了他適應方面的煩惱。
他投籃速度本來也不慢,正常的投籃速度,投籃速度加快一兩拍,投籃肯定會更難防一些。
他想起了他的背打腳步,‘慢一點,動作慢一點才能發現對手更多破綻’,投籃動作加快,和背打的節奏似乎相悖。
不!背打動作慢悠悠的,抓住機會後出手卻很迅捷,反而更容易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想想有些期待!
就是背開啟發難度又提高了一些,不僅是背打,那些快慢結合的節奏流打法難度都提高了。
三分天賦加了3點了,他主動回憶了一下,10時間線上,三分球還沒正式開始練,能投但最好別投的水平,80時間線上,倒是那個年代‘一流’三分手,但也就75,也不是主練的專案,暫時不知道原本的上限是多少。
但上限這玩意兒不嫌高,加了三分天賦,對他現在的三分訓練提升速度也能有幫助。
不管是要去NBA,還是去NCAA,張楊覺得投籃能力,都是他剛進入球隊最能展現他優點的地方。
去NBA,一開始球隊哪怕給他出場機會,也只是給個定點投手之類的角色,持球主攻什麼的就別想了。
NCAA更是投籃越好,機會越多,參考亞當莫里森。
還有趁著新賽季來之前,多攢點天賦,新任務來了,6萬投籃值,隨機身體素質+1;兩萬投籃值,防守橫移腳步基礎。
8萬投籃值,估計得一個半月到兩個月之間,如果三分提升夠快,可能還能快一些。
接下來,他準備主攻投籃,練投籃的間歇練背身技術。
…
時間來到4月23號,張楊一家,帶著專門處理運動員業務的律師,和特勒姆多次會面後,終於簽下了經紀人合同。
特勒姆和張楊握手時說道:“當我知道你要跳過12年級進入大學時,我就知道你想要成為最特別的那個,就像科比布萊恩特一樣。”
張楊不置可否,問道:“接下來我要做什麼?”
特勒姆:“你現在什麼都不用做,好好訓練,我先去做準備工作,我簽下了另一名高中生,到時候介紹伱們認識一下,他和你一樣,到選秀大會那天也才17歲。”
張楊想到了一個保齡球選手,問道:“安德魯拜納姆?”
特勒姆:“喔,傑克,看來你瞭解得很多嘛。”
張楊撇撇嘴:“又是一個被你欺騙的無知高中生。”
特勒姆:“歐,傑克,我可沒欺騙你,我也騙不到你。”
張楊:“不,我希望你覺得你騙到我了。”
特勒姆笑了笑,沒繼續說什麼,道別離開。
張沉和楊靜倆口子看著兒子在與狡猾的經紀人說話的時候時刻保持警惕,放心了許多。
本來他們擔心兒子是被特勒姆忽悠了做出的決定,現在看不像,最多隻是被勾起了心中一開始覺得不可能的想法。
過去十幾天,他們夫妻倆瞭解了很多與高中生選秀相關的事情,發現這條路比他們想象的還要更難,放棄去NCAA打兩三年順利通往NBA的道路,選擇這條路,都不只是艱難,簡直就是明知那是刀山還要光著腳往上跳。
但既然兒子選了這條路,他們支援就對了。
他們說的不在乎張楊籃球道路能走多遠,是真心的,只是擔心自己的兒子會受到傷害。
但過去這十幾天,他們看到兒子每天還是如往常那樣,耐心訓練,不受這件事的影響……孩子已經長大了,想要飛,那就讓他去吧……額……
看著大兒子拎著弟弟喊了一聲“泰羅”,抬起弟弟的腳喊了一聲“燕式飛踢”,接著又喊了一聲“孫狗空”,然後把弟弟雙手放在腰間,喊了一聲“龜派氣功”,張沉和楊靜都沉默了……
接下來的幾天,張楊接著訓練接著打鐵,白天有空的時候,就研究一下大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