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來,嘗試著施展了一套基礎格鬥術中的動作。墊步、側踹,右腿如同利劍一般劃破空氣,帶著凌厲的勁風,直指窗臺的玻璃。就在距離目標不到一公分之處,他奇蹟般地停下了動作,右腳尖懸空,精準而優雅。緩緩收回右腳,姜勝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隨心所欲,每一個動作都彷彿與他的意識同步,流暢自如。
這一刻,他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再是那個只能依賴蠻力的普通人,他已經蛻變,成為了真正的格鬥高手。這份能力,不僅代表了力量的提升,更是智慧與技巧的結晶。姜勝的心中充滿了自豪與喜悅,他知道,這僅僅是個開始,未來的路還長,但有了這份力量,他有信心面對任何挑戰。
這次的經歷,讓姜勝深刻體會到了融合程式的神奇之處,它不僅僅是一場遊戲,而是一次自我超越的旅程。每一次的挑戰,都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而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或許就在下一個轉角等待著他。姜勝下定決心,他要繼續探索,繼續成長,用這份新獲得的力量,為自己和身邊的人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
雖然姜勝的腦海還在糾結於融合程式的奧秘,但他的身體與神經卻在告訴他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現在的他,與一分鐘前的他,已是截然不同。他彷彿一夜之間,從一個普通青年蛻變為了格鬥大師,那種力量與技巧的結合,讓他自信滿滿。再次審視個人屬性,姜勝欣喜地發現,天賦一欄已經悄然變化,【1.基礎格鬥術:等級不可提升。】這一行字,如同勳章般閃耀在他的眼前,宣告著他已掌握了這項技能的精髓。
姜勝忍不住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那是對自己新身份的認可,也是對未來的期待。他決定給自己一天的休息,讓身體與心靈都得到充分的恢復,同時,也讓新獲得的能力與自己更加融合。等到傷口完全癒合後的第三天清晨,他準時出現在了霸刀門的報名點,準備開啟新的篇章。
接待姜勝的依然是那位熟悉的小胖子,他並沒有詢問姜勝為何缺席昨日的課程,畢竟,三個月的時間,對於傳授一門技藝來說,確實倉促。所謂的“包教包會”,更多時候只是一種吸引學員的宣傳策略,現實往往與期望有所差距。小胖子開著摩托車,載著姜勝駛向了后街不遠處的一個廢棄修車廠,這裡,正是霸刀門秘密授藝的場所。
修車廠內,早已聚集了不少人,粗略估計至少有五十位學員,他們三五成群,各自專注於不同的技能訓練。有的正在練習特種駕駛,有的在磨練飛鏢暗器的技巧,還有的在研究開鎖藝術或是刀法。值得注意的是,選擇練習刀術的人寥寥無幾,僅有三位學員在揮舞木刀,勤勉練習。這並不令人意外,畢竟,刀術的修煉遠比槍術複雜,即使投入三個月的全身心投入,也只能學到皮毛,遠不及實戰所需的精深程度。相比之下,學習一些實用技術,似乎更為明智。
小胖子將姜勝安置妥當後,便告知他:“你先在這裡稍作等待,李師傅會在八點鐘到達。”姜勝點頭應允,目送小胖子騎著摩托車離去,發動機的轟鳴聲漸漸遠去。隨後,他開始在廢棄的廠房內四處遊走,觀察著周圍的學員。這些人似乎早已習慣於專注自身,對新來的姜勝並未投以過多的關注,每個人都在專心致志地練習著自己的技能。
不久,姜勝來到了練習刀術的區域。這裡有三男一女,兩位男性學員與他年紀相仿,一位身材魁梧,膚色黝黑,臉上佈滿了青春痘的痕跡;另一位則膚色白皙,五官端正,留著一頭飄逸的長髮,與前者形成鮮明對比。而那位穿著白色汗衫搭配燈籠褲的年輕女子,約莫二十一二歲,擁有瓜子臉龐,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鼻尖上點綴著幾顆俏皮的小雀斑,給人一種清新可愛的感覺。
面對姜勝的注視,這位女孩並未分心,依舊一絲不苟地練習著刀法,橫劈豎砍、左勾右挑,一把木刀在她手中舞動得虎虎生風,每一招每一式都透露出她的專注與認真。相比之下,那位黑臉男子顯然初出茅廬,動作生硬且猶豫,每當完成一套動作後,總要停下片刻,思考下一步該如何進行,這讓旁觀的姜勝也忍不住為他捏了把汗。至於那位長髮男子,則站在一旁,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一臉冷漠,彷彿外界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在這樣一個充滿活力與競爭的環境中,姜勝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他知道,要想在這片領域中脫穎而出,不僅要依靠自身的天賦與努力,還要學會如何在實踐中不斷磨礪自己,向那些已經走在前面的前輩學習。未來的道路不會平坦,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每一個挑戰,無論是刀法的修煉,還是與同伴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都將是他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姜勝靜靜地站在一旁,耐心等待著約定的時間到來。當指標指向8點整,一位年約五十上下、面色紅潤、精神矍鑠的老者步入了廢棄的修車廠,他便是李海川師傅。這位老者匆匆忙忙,簡短地介紹了姜勝的身份——新入門的學徒,隨即示意穿燈籠褲的年輕女子負責教授姜勝刀法,便又匆匆離開了。姜勝對此並未感到意外,畢竟在貧民區,大多數武館的運營方式都不盡如人意,相比之下,李師傅親自現身,安排專人指導,已經算是相當負責任的行為。
這位年輕的女子,自稱李疏影,她自豪地宣佈自己是姜勝的大師姐,而後又依次介紹了另外兩位同門師兄。林飛,留著一頭飄逸長髮的二師兄,以及膚色黝黑、滿臉青春痘的葛元奇,三師兄。不同於速成班的學員,他們是李海川師傅的正式門徒,這意味著他們將接受更為嚴格和系統的訓練。
李疏影對自己的大師姐身份十分重視,她嚴謹地向姜勝介紹了門派的基本情況,沒有多餘的寒暄,她迅速進入正題,遞給姜勝一把木刀,開始教授握刀的正確姿勢。“握刀,首要之務是確保自身安全,其次才是考慮如何靈活運用。根據刀的型別和用途,握刀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她解釋道:“主流的握刀姿勢主要有三種。首先,錘式握法,適用於大部分直刀,這是最基本的握刀方法,多數人覺得舒適,且最適合劈砍。接著是軍刀式握法,源自長刀和指揮刀,適合握持帶有護手的刀具,但不推薦用於小刀的劈砍。最後,是反手持刀法,即反向握住刀柄,手指均勻施力,這種握法穩固,不易傷手。”
每提到一種握法,李疏影都會親自示範,並手把手地教導姜勝,直到他徹底掌握為止,展現出了極大的耐心和責任心。姜勝全神貫注,力求將每個細節銘記於心,他深知,紮實的基礎是通往精通的關鍵。
待姜勝對各種握刀姿勢有了初步理解後,李疏影繼續說道:“今日,我將教授你基礎刀術中的起手式前三式,分別是帶刀式、出刀式、壓刀式。首先,我們從帶刀式開始。雙腳並立,右膝微彎,這種姿態被稱為‘雌雄腳’,寓意陰陽調和,剛柔並濟……”
她邊說邊示範,動作標準而優美,每一步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武術哲學。姜勝緊隨其後,模仿著大師姐的一舉一動,儘管初學者難免笨拙,但他態度認真,渴望儘快掌握這些基本功。李疏影在一旁仔細觀察,適時給予糾正和鼓勵,她明白,成為一名出色的刀客,需要時間和汗水的澆灌。
隨著訓練的深入,姜勝逐漸感受到了刀法的魅力所在,每一次揮刀,不僅僅是肌肉的運動,更是心靈與身體的對話。他開始理解,真正的刀術,不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種內在修為的體現,是對力量、速度、平衡和節奏的完美掌控。在李疏影的悉心指導下,姜勝的刀法日益嫻熟,每一次進步,都讓他更加堅信,自己正走在成為真正刀客的道路上。
訓練結束後,姜勝滿身疲憊,但內心卻充滿了滿足感和成就感。他明白,這只是漫長修行的開始,前方還有無數的挑戰等待著他。但有了基礎的刀法作為支撐,他相信自己能夠一步步邁向更高的境界。李疏影的嚴格要求和無私傳授,不僅讓他學會了刀法,更讓他體會到了武者的精神——堅韌不拔、精益求精。在未來,無論遇到何種困難,他都會銘記這一刻,以刀為伴,以武為魂,不斷前行。
姜勝緊握著手中的木刀,依照李疏影先前教授的姿勢,一絲不苟地重複了一遍。他動作雖然生澀,但那份專注和認真,讓人一眼便能看出他對刀法的熱愛與追求。“就這樣,回頭要反覆練習,直到爛熟於心。”李疏影見狀,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又為他詳細解析了其他兩種基礎刀式,她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刀法的深刻理解和對徒弟的殷切期待。
“另外,姜勝你心裡要有一個概念,雖然每個門派的刀法各有千秋,但若總結起來,它們有一個共通之處,那就是:單刀看手,雙刀看走!”
“什麼意思啊?”姜勝不解地問道,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
李疏影耐心地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評判一個人單刀技藝高低的標準,關鍵在於觀察他空閒的那隻手。對於技藝不精的人來說,那隻手往往無法與持刀的手協調一致;而對於功夫深厚的高手,那隻空閒的手不僅能夠與持刀的手完美配合,更能明確地展現出戰鬥意圖,無論是捕捉對手的武器,還是攔截敵人的攻勢,都能做到遊刃有餘。因此,行家只需一瞥,便能洞悉此人刀法的深淺。”
“同樣的道理,練雙刀時,如果技藝不佳,很容易造成雙刀相互碰撞、阻礙,甚至誤傷自己。想要使雙刀協調一致,發揮出強大的攻擊力,就必須依賴於良好的身法和敏捷的步法。因此,觀察一個人練雙刀時的步伐是否流暢,基本上就能判斷出他的雙刀功夫是否高超。”
姜勝聽罷,恍然大悟:“噢~我懂了!清風劍在手,雙刀就看走,行家功夫一出手,他就知道有沒有。是不是這個意思啊?”
李疏影微笑點頭:“不錯!”
姜勝好奇心起,又問道:“那師姐你練的是單刀還是雙刀啊?”
李疏影回答:“我以前練的是單刀。”
姜勝立刻豎起大拇指,讚歎道:“單刀最帥了,我最喜歡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