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姜勝心中疑惑,但沒有多問,跟著文孝利來到了一處由廢棄建築改造的簡易實驗室。在那裡,他見到了一位年邁但精神矍鑠的老者,老者手中正拿著一個小型的行動式裝置,上面顯示著密密麻麻的資料。
“你好,年輕人,我是李教授,聽說你對再生技術很感興趣?”老者和藹地問道。
姜勝連忙點頭,心中充滿期待,“是的,教授,請問我可以如何利用這項技術?”
李教授微笑著指了指身邊的裝置,“只要你願意,我可以用這些資料幫助你再生出新的手臂,並且根據你的意願,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強化。當然,這個過程中會有些許痛苦,你準備好了嗎?”
姜勝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對於他而言,任何痛苦都無法與重獲新生的喜悅相比。在李教授的操作下,一系列複雜的程式與生物技術被應用到姜勝的斷肢上,伴隨著一陣陣刺痛與奇異的酥麻感,他彷彿能感覺到新生的組織正在緩慢而堅定地生長。
幾個小時後,當姜勝再次睜開眼時,一隻嶄新的、看起來比原先更加健碩的手臂出現在了他的視野中。他試著活動了一下,新手臂的靈活性和力量都遠遠超過了預期,甚至比他資料化後的另一隻手臂更為強大。
“成功了!”文孝利在一旁歡呼,眼中滿是喜悅的淚水。姜勝站起身,對著李教授深深鞠了一躬,“謝謝您,教授,給了我新生。”
李教授擺擺手,笑道:“是你們年輕人的勇氣和堅持給了我研究的動力,應該我謝謝你們才是。”
就這樣,姜勝在末日的世界裡,憑藉自身的努力和夥伴們的幫助,不僅重獲了完整的身體,更收穫了對抗絕望、重建希望的勇氣。他明白,前方的道路依舊漫長且艱難,但只要心中有光,希望就永遠不會熄滅。
四周是一片熟悉的景象,他正站在自己房間的中央,窗外的陽光灑在地板上,一切似乎都沒有改變,但姜勝知道,自己的內心已經截然不同。他從那個末日世界歸來,帶著一身的疲憊與成長,還有對文孝利深深的思念。
“系統,任務結算情況。”姜勝輕聲詢問,他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收穫。
一道機械的電子音在腦海中響起:“任務完成度100%,獲得經驗點2000,能量幣500,以及特殊獎勵——‘異界聯絡符’一枚。是否檢視詳細任務報告?”
“檢視。”姜勝沒有猶豫,他需要了解這次任務的所有細節,以便於之後的成長規劃。
系統的報告詳細地列出了他在任務世界中的表現,從首次遭遇喪屍的慌亂,到後來與文孝利並肩作戰,直至最終完成任務,每一步都記錄得清清楚楚。特別是與文孝利的互動,被系統標記為“情感互動”,並給予了額外的情感經驗值,這倒是讓姜勝感到有些意外。
“異界聯絡符?”姜勝對於這個特殊獎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是用來做什麼的?”
“異界聯絡符,一次性使用道具,可建立與特定異界個體的單向通訊連結,持續時間24小時,允許使用者向目標傳送文字、語音及影片資訊,但不保證對方能夠回覆。”系統解釋道。
姜勝心中一動,立刻明白了這份獎勵的意義。這無疑是給了他一個與文孝利保持聯絡的寶貴機會,雖然無法確定文孝利是否也能使用類似的技術,但至少有了希望。
“儲存好,將來也許能用得上。”姜勝心中默默決定,將異界聯絡符妥善收好。
接下來的日子,姜勝的生活回到了正軌。他在現實世界的身份是一名普通大學生,但經歷了末日世界的洗禮,他的心態和行為方式都有了顯著的變化。他開始更加珍惜身邊的人和事,同時,也不忘利用從任務世界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提升自我。
他報名參加了格鬥俱樂部,鍛鍊身體的同時,也嘗試將“狂化”技能融入實戰,儘管沒有喪屍世界那種直觀的力量增強,但心理素質和戰術意識的提升使他在俱樂部中脫穎而出。姜勝也並未忘記自己的學業,他利用獲得的能量幣購買了各種線上課程,涵蓋從程式設計到心理學,全面提升自己的知識結構。
與此同時,姜勝也在暗中尋找可能與異界交流的方法,他堅信總有一天能再次與文孝利溝通,哪怕只是單向的,也是對他們友情的一種延續。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三個月過去,姜勝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的體魄更加強健,學識更加豐富,甚至在校園內小有名氣,成為許多人心中的勵志偶像。然而,在無數個寂靜的夜晚,他總會拿出那個異界聯絡符,反覆摩挲,心中默唸著文孝利的名字。
終於,一個普通的週末午後,姜勝鼓起勇氣,決定試一試異界聯絡符。他坐在書桌前,開啟聯絡符的啟用介面,輸入了文孝利的資訊,按下傳送鍵那一刻,他的心臟狂跳不止。
螢幕閃爍了幾下,顯示出“傳送成功,等待響應…”的字樣,接著是一片靜默。姜勝知道,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嘗試聯絡文孝利,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忐忑。
然而,就在他幾乎要放棄希望的時候,螢幕上突然跳出一條訊息:“收到,是伱嗎?姜勝。”
那一刻,姜勝的眼眶溼潤了,他快速敲擊鍵盤,回覆道:“是我,文孝利,你還好嗎?”
就這樣,透過這枚神奇的異界聯絡符,兩個分隔在不同世界的人,開始了跨越時空的對話。雖然每次只能維持24小時,但這足以讓他們分享彼此的故事,討論生存的技巧,甚至是相互鼓勵,共同面對各自世界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