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整個華北戰場,完全是一邊倒的局面。
23號下午2點40分,四縱1支隊攻破橫嶺關,進入垣曲盆地,與多田駿留下斷後的37師團殘部、以及獨立混成第16旅團接觸。
而此時多田駿的渡河準備工作還沒完成。
渡河得有船啊,再不濟也得有個筏子,否則除非鬼子們一個個全都變成浪裡白條游過去。
而鬼子收集到的船隻遠遠不夠,只能臨時砍木頭製作筏子。
他也不是不想從焦縣、武陟方向突圍,突不過去啊。
除了攻打邯鄲的二縱,師長手裡還有三個縱隊外加一個炮縱,一開始35師團回援焦縣,當場就另一個旅長指揮一縱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等到剩下三縱、七縱、以及炮縱到位之後,那是把這一線給堵得死死的,不僅如此,還在不斷朝前推進,縮小包圍圈。
當旅長那邊打到垣曲的時候,師長這邊已經將戰線推到了沁河邊上。
至此,多田駿十幾萬人被堵在這一片長100多公里,寬不到30公里的狹長區域,北面的山區還有98軍等部隊,南面黃河對岸又有國軍堵著。
相對而言,肯定是強渡黃河簡單一些,畢竟對岸的國軍沒有八路軍這麼兇悍的戰鬥力。
而在其他方向,下午3點50分,太原被攻破,在城內潛伏的特戰隊員以及地下組織的幫助下,攻城部隊僅用6個多小時就肅清了城內的鬼子。
當晚11點,太原光復。
同樣,東面的邯鄲、石門也在當晚光復。
20師團都被打散了,潰散的途中少說被打死了萬把號人,當時接到命令成功撤到石門城內的,撐死了一個聯隊。
到後來也由七田一郎帶著從城東突圍了出去,說是往定州方向逃竄了。
直至24號凌晨5點時分,大同、朔州、定襄、忻口等地也先後宣告光復。
仗打到現在,八路軍算是完美完成了作戰預案上第一階段的目標。
第二階段,就是針對多田駿所部主力的殲滅戰了。
就是沒想到多田駿會那麼果決,果然人逼急了什麼事兒都幹得出來,他居然敢強渡黃河。
他也算是長記性了,沒讓手裡的重炮跟八路對轟,而是全部調到黃河沿線炮擊對岸的第3集團軍防線。
沁河沿線則是由35師團殘部和21師團防守,西面垣曲到濟源之間的連綿群山,雖然只有兩個混成旅團防守,卻極大地阻礙了旅長的進攻步伐。
25號下午,41師團先頭第237聯隊的一個大隊,在鬼子炮兵的掩護下,成功登上黃河對岸,雖然攻上灘頭的時候,他們自己也被自家炮彈炸死了不少。
就這樣,鬼子著急忙慌的渡河,師長和旅長兩頭夾攻。
等到27號中午,得到補給的師長突破沁河防線,打到溫縣城下,這時候多田駿才渡過去3萬多人,即41師團,和36師團一部。
可惜鬼子的軍官都沒怎麼死,部隊沒亂,所以沒出現爭相競渡的場面。
絕境之下的鬼子還真就爆發出了兇悍的戰鬥力,哪怕重火力都被丟棄在了北岸,卻還是讓他們突破了第3集團軍的阻礙,轉道向東進入了黃泛區。
至於能不能走過去,就看他們的命夠不夠硬了。
這時候多田駿又抖了機靈,讓滯留在北岸的部隊,向國軍投降,以期之後能將這些俘虜換回來。
投降八路,那到時候換回來的都是高呼反戰的傢伙,那對鬼子軍隊的破壞力,簡直比八路還強!
當時師長就很犯難,但是旅長可不管那麼多,你不向我投降,那就不是我的俘虜,然後直接讓重炮第四旅對著鬼子的聚集地開火。
再等到7月31號,滯留在黃河北岸的鬼子被全部殲滅,這一戰終於宣告結束。
從21號夜裡開打,10天多的時間,光復整個晉省,殲滅日軍超過2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