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似火,六月正午的氣溫高得出奇,站在寨子城樓上喬家的族長喬遮幕,任憑著額頭上的汗水不住滴落,卻感覺不到一絲的熱意,只能覺得一股涼氣從脊背上爬過。瀏覽器上輸入看最新更新他看著城外五百步外高坡上眼睛一眨不眨,扶著垛口的雙手竟然在微微顫抖著。
在東門城外的正前方,一片黑壓壓的軍隊正在列陣,人數足有幾萬之多,這些都不至於讓喬遮幕恐懼到這個地步。除了自己正面的敵人,他還知道在邈川城的其他三面,也有不少的軍馬圍城,看樣子今日有可能是要四面同時發起進攻。
喬遮幕在喬家族長的位置上坐了幾十年了,自家邈川城被人圍攻也不是一次兩次,邈川城處在湟州與積石軍的邊界。河湟之地原來同屬唃廝囉管轄,而積石軍卻別屬山南八部。自從唃廝囉自立一國,收服山南之心從來就沒有平息過,只是他向來和西夏交惡,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党項人的進攻之上,與山南八部的戰爭時斷時續。而這些戰事,大部分都發生在邈川城一帶,遮幕族也就是喬家族,就是唃廝囉進攻山南的主力先鋒。
遠的不說,就只在五年前,邈川城就經歷了一場偌大的戰事。當時積石軍吐蕃大頭人本溪哥城的臧徵樸哥為報父仇,帶著紮實庸嚨部和鬼章部來攻湟州,近十萬大軍圍城半月也沒能破城,在湟州部族紛紛前來救援後,這才無奈退軍而去。
這麼些年大大小小的仗打下來,喬遮幕早就不會因為敵人比自己人多而害怕了,敵人再多也未必能攻下邈川城。邈川城雖然並不險要,但是在缺少器械不懂得攻城之術的吐蕃諸部面前,守上十天半月是不難的事情。只要能夠堅守十天,只在東北處兩百多里的湟州第一大族鬼蘆人的援兵必到,根本不懼別人的攻打。
邈川城之所以能夠長期堅守,這得益於當初建設這座寨堡的前人。在這座城的中央山頂,有幾處泉水流出,在山腰匯聚成一個小泊,寨堡中日常的飲水能夠自給自足,甚至還能供應一些餵食牲畜,這也就是膚公城不懼怕短期圍困的緣由。
喬遮幕的緊張,和城上其他的喬家戰士不同,並不是來自於城下四面隨時可能發起攻擊的數以十萬河州番兵,而是在敵人軍陣之後一處高坡上觀陣的一群人。站在城頭上清晰可見,在陣後百餘步遠處一處高坡之上,有一群整齊的衛士拱立著一個人,那個人相貌是看不清楚的,但是聳立在那處的一面紅旗卻是能看得真真切切。大旗上只有一個字:“宋”!
這面旗幟是包約吩咐人上午臨時制好的帥旗,邊帥到來要指揮攻城,沒有帥旗是決計不行的。這面旗幟上的一個宋字,讓站在城樓上原本氣定神閒的喬家族長心驚膽寒。宋字代表著什麼意思?對西北番部來說無非兩個,頭一個就是軍隊的名字,城下這支軍隊是宋軍。這一點任何人都知道是不可能的。
河湟兩州的頭人們雖然對彼此並不算太熟悉,但是基本的常識還是知道的,這支軍馬是吐蕃人自己的部族軍還是大宋的官軍,甚至都不需要看,聞一聞味道就知道。那麼就只有另一個解釋了,指揮這支軍隊的主帥姓宋!
西北久戰之地,誰能不知道邊帥宋江的大名?除了安撫制置使宋江,秦鳳路再找不出第二個能讓河州番部頭人們甘心俯首貼耳的人姓宋。喬遮幕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在收到前面部族遭襲的時候,他便隱隱覺得這件事情並不簡單。河州人就算可以組織起這麼強大的軍力,也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這麼團結起來共同進退。這件事情一定有人在掌控一切。
有人能夠牢牢的控制住局面,令河州數十個部落拋開彼此之間的恩怨,要說有這樣的人能做到的話也只能是一個人,那就是坐鎮秦鳳的大宋邊帥濟寧侯宋江。但是這麼多天的僵持下來,他沒有發現敵人中有一個漢人,更別說半點宋軍的影子也沒瞧見,這才算鬆了口氣。
喬遮幕深知,自家的堡寨對於不擅攻城的番兵來說難攻得很,可對上器械眾多的大宋官軍,只怕不要一天就要城破。還有一個讓他更害怕的事情,要是面對的只是河州部眾,後面湟州鬼蘆等族一定會來支援。可要是邈川城面對的敵人是宋大宋官軍,誰敢前來惹事?現在城外的那杆帥旗下,站著十有八九就是秦鳳路的最高軍政長官,怎麼教喬遮幕不心驚肉跳。
宋字大旗的出現,在守城數日自信滿滿的喬家族長心頭上,頓時壓下了一塊千鈞巨石。
宋江冷眼看著城樓上的敵人,心裡卻是輕鬆的很。他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旁觀者,正在冷眼看著別人之間的戰爭,輕鬆之餘還夾雜著一絲的興奮,彷彿前世坐在電影院準備欣賞一部即將上映的電影大片一般。這其中的不同之處,不過是眼前即將開始的戰爭中的真實、血腥、浩大,是所有電影都不可能拍出來的,畢竟這不是電影,而是真真實實的,十多萬人的大戰一觸即發。再加上導演眼前一切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
看著被十萬人圍在正中孤島般的邈川城,無數在各軍陣前後賓士來去背插紅旗的信使探馬,還有那被十萬人踩起的漫天塵煙在空中飄蕩著,宋江抑制住心中的激動,面無表情的輕輕揮了揮手。
“嗚~嗚~嗚~”
攻城的號角聲響徹天地,中軍攻擊命令一下,成百上千的號角同時鳴起。伴隨著號角之聲的,是無數踩踏著大地的急促腳步。三面攻城,全力進攻!
只不過在片刻之間,圍住邈川城的另外三面大軍潮水般湧向這座高不過丈五,厚不過一丈的小城。與其他三面軒然大波攻勢不同,東面的邈川城外依然是一片平靜。
喬遮幕聽著並不遙遠的幾面城牆上的喊殺慘叫,目光左右逡巡腳步卻一動不動,就算其他幾面城牆廝殺得再厲害,他也不敢離開此處,只因為五百步外大軍之後的那面旗幟,那面要命的紅旗。
時間慢慢的過去,城上城下亡命的廝殺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絲毫減弱,反而越來越激烈起來。就在剛才,西面城牆的守將,喬遮幕的親弟弟派人前來報信。河州人已經數次衝上城牆,雖然都被趕下去,但自己一方的戰士也是損失慘重,希望族長能夠派人前去增援。同樣的信報從另外兩面城牆一樣傳遞過來,都是請求族長派人前去增援的求救。
三面危急,唯獨正面安靜至斯。看著渾身是血前來報信的戰士,喬遮幕能夠感覺到戰況的激烈,在猶豫片刻之後,他堅持拒絕了派遣這邊的戰士支援其他幾面的請求,只是下令徵調族中健婦和老者去其餘各處幫忙守城。
這樣做並不是他無情和冷漠,也不是他有絕對的把握其他三面能堅持住。而是因為他深深的知道,面前的平靜只是暫時的,一旦平靜被打破之後,等待邈川城東門的攻擊絕對會像狂風驟雨一樣。
宋江不動聲色的看著城頭,上面也有一個身影面對著這邊,那個肯定就是喬家的族長喬遮幕了。他微笑著揮手下令道:“命令張懷忠所轄督戰隊準備,半個時辰之後,全軍總攻之時,有向後退者殺無赦!”
張懷忠現在成了宋江的御用打手,所部三千人被邊帥點為督戰隊,分成三隊在三面壓陣,要是有攻城士兵不聽號令擅自後退的話,就是他們大顯身手殺人之時。
“遵命!”一個騎士接過令牌立即翻身上馬,馬鞭揮動一縷塵煙飛奔而去。
看著騎士走遠,宋江收起臉上的笑容,冷然出聲:“傳令,前軍持盾向前,近城三十步列陣。中軍準備衝城,後軍上馬預備!”
此次號令一下,卻不曾聞得號角響起,只見山坡上令旗搖擺,剎那間安靜的大地宛如平靜的湖面被投進一塊大石,瞬間波動起來,數萬人的行動就像一片黑壓壓的烏雲向邈川城壓了過去。
喬遮幕心中一凜,終於來了!
吐蕃部族兵沒有經過什麼訓練,排出來的陣勢並不整齊。宋江對他們要求也不高,管他整齊與否,有一個大概的樣子就行。前軍得了進擊號令,兵士們一手舉起木盾頂在頭頂,一手持刀向前緩行,排成一條條彎彎曲曲的黑線向著邈川城靠近著。
喬遮幕俯身看著慢慢靠過來的敵人,卻不知道那位名震天下的宋大帥打的是什麼主意,現在過來的上萬人中,竟然看不到一架攻城梯,難道這些人想要用身體把一丈厚的寨牆撞倒不成?
“準備,”喬遮幕咬著牙喝令道:“待敵人棄盾衝城時再開始放箭。”
他現在顧不上什麼害怕了,這些日子以來,倒在城下河州人沒有一萬也有五千,就算自己再不想和朝廷官軍發生衝突,河州人也不可能善罷甘休,這件事情怕也是不能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