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宣和三年正月十八,太尉童貫指揮東西兩路大軍兵進浙中。瀏覽器上輸入看最新更新東路軍王稟兵圍杭州,叛軍殘軍苦戰兩日便告不支,五千親軍護著方臘和太子毫、丞相方肥於城西突圍。同時西路軍譚稹率禁軍西軍番兵圍歙州,南路信州軍兵進衢州。童貫下令三路大軍穩紮穩打,所有涉賊之人全部就地處死,以震攝東南賊勢。
正月二十五,譚稹破衢州,信州軍至衢州。方臘糾合各地十數萬叛軍反攻杭州,不克大敗後退走往睦州。東路軍緩緩進逼,一路清剿餘黨,三路軍馬呈合圍之勢。
就在朝廷官軍基本就快要定鼎東南,再過得幾個月能掃平亂黨之時,統帥童太尉卻扔下軍馬星夜趕回了東京。這是因為金國使團已經步行上路了,盟金北伐之事一直是童貫在主理,他若不在和金使的會談無法開始。
而在這個時候,京西路濟州府水泊梁山,氣氛顯得分外的緊張。從東南帶回的十多萬叛軍俘虜,正在快速的整編。婦孺分派到莊中居住,從事生產勞作等等。五萬壯年男丁已經開始編隊進行新兵初步訓練,原本的義勇軍大部打散,和新兵混編一起,以老帶新快速提升戰鬥力。
八百里水泊戰船來往穿梭,三十里校場號令聲不絕於耳,無數義勇軍的哨探偵騎四處,遍佈方圓數十里內小心警戒著。而在宋家的大宅內,軍中將領齊聚一堂,正共商應對之計。
宋江是昨日回來的,在京中住了幾日,辦完了所有的事宜之後,得官家的准許回家做著提媒納娉的準備。在出京之前,他接到蔡絛的轉告,蔡太師已經有完全準備,一定能將他和福金的婚事拖後。說是這麼說,宋江還是放心不下。僕一到家中,他還是下令全軍開始整編,以便提前做好準備,要是蔡太師的計劃失敗,這邊就算要起事也不會顯得太過倉促。
聞聽宋江說要做好準備起事,眾將領都是怡然不懼。雖說現在並不是起事造反的好時機,畢竟大事剛剛起步,幾萬壯丁還沒訓練幾日,要是能再有個年逾的功夫,成功的把握將會大大的提高。義勇軍眾將議事慣例是在宋江院中書房內,在這個房間裡的大多數人都是伴隨著義勇軍同步成長起來的,只有謀士呂將算個新人。
宋江把自己的想法和眾人一宣佈,大家都是表示贊同。謀士呂將這才知道宋江為何要招納自己,他萬萬沒有想到,赫赫有名的濟寧侯竟然也是準備覆滅當朝做反賊的。呂將心情激盪大感慶幸,他本就是因言得罪朝中大臣而被罷太學生,是以對趙宋朝廷滿心不忿,一心要輔佐明主推倒大宋做個開國的元勳,也在青史之上留下英名。
秀州城下方臘事敗,他卻因禍得福到了實力更強的宋江手下,怎麼不叫他喜出望外。在他看來宋江和方臘之間有著天淵之別,方臘不過是個漆工出身,軍中的大臣將領也是沒讀過什麼書,根本不識得為將之道,打起仗來憑藉的只是人多,更發別說兵書戰策一竅不通,毫無長遠目光,只知道看著眼前的利益。雖是號稱百萬大軍,其實也就是一群烏合之眾,這等行事要定鼎江山困難得很。
宋江大名遠揚,文才武功顯於當世,手下軍馬是破遼血戰雄師,麾下將領都精於戰道,說不定跟著他真能圓了自己的夢想。既然被拖上這艘船,呂將自然會盡心盡力。
雖然他是個新人,這等危機時刻也顧不上什麼客套了,苦思之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如果蔡太師拖延不果的情況下,義勇軍最好是提前在汴京城內外伏下精兵。趁著宋江和茂德帝姬大婚之日,伏兵四起一舉突襲皇城,將朝中宗親百官以及天子后妃一網打盡,然後再挾天子以令不臣。要是此計能夠成功的話,天下大勢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再而潛心發展三年五載,這萬里江山就要徹底的改換顏色。
呂將此計一出,書房內鴉雀無聲。這的確是個絕妙的計策,不光是出奇而且很有實戰性,成功的機會也很大。房中人們大嘆妙絕,這才開始對呂將刮目相看,大首領在東南帶回了的謀士,果然是不簡單。這個計劃要真的成功,他就會是開國的第一功臣!
所有都熱切注目著宋江,希望他能夠表明自己的態度。大家都知道,宋江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他原本就覺得對福金心懷愧疚,這要在兩個人的婚禮上作出這種事情,的確有違做人的道義。
宋江明白這個法子很好,要真能成功的話,大宋朝不知道要少流多少血。他現在的確是在為難著,他也明白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自古以來帝王將相無不是心黑手辣之徒,但凡有絲毫婦人之仁講究義氣用事的,都只能是敗亡的下場。可是有些事情就算知道是自己應該去做的,在違背自己心中道德準則的時候還是難以抉擇。
書房中一片沉寂,遙遙的聽著二十里外軍營的鼓聲,大夥兒屏住呼吸都靜靜等著自家首領的答覆。是全軍的成敗重要,還是兒女私情重要,所有人都是有答案的,宋江也不例外。
終於,他淡淡的開了口:“若是蔡京徒勞無果,我必要和福金成親的話,便依著呂將此策。”話一說完,宋江自己心中忽覺一陣絞痛不已,自己何時變得這般的冷血,要是真的做出這件事,福金該會什麼心情?
眾人也知道他做下這個決定心中總是難受的,可這種局勢下兒女私情無法不放在一旁,和無數人的性命比起來,一個女子的傷心在眾人心裡不值一提。
大事已經說完,宋江無語黯然坐著,眾將見狀紛紛告辭。宋江點頭示意大家散去之時,卻開口留下了兩人,他尚是有事情要交待下去。這頭一件就是和海商陳啟孟的合作,在他趕回濟州前幾日,他便收到家中報信,說是陳啟孟已經趕到宋莊隨即去了登州,並且有兩艘四百料的海船到了京東海域。除此之外,他還留了幾人來在濟州宋家莊來開設商鋪,看樣子對和宋江合作在登州從事海運事宜極為重視。
他回到家自然要安排一下具體的事宜,現在這事情先是是由孫俊真暫管著。可是孫俊真是義勇軍的大管家,裡外事物異常繁忙,實在顧不上這件事。所以他這次把自己的大姐夫周平留了下來,準備讓他接辦這邊事物。
在軍中其他將領眼裡,辦海運之事對現在的義勇軍來說實屬可有可無。但宋江不這麼看,中國海域寬廣,海運是最快速最實惠的運輸方式。要是能夠掌控海洋,不管是將來南征還是北伐,都能佔據先手。一場戰爭中能有前期戰略上的優勢,只要不是兩軍實力相差太多,後期決策不是太差,當能立於不敗之地。
正好周平這些日子去遼東買馬,在海上也經歷過幾次,算得上義勇軍中見識風浪最多的人,讓他來主管海事也可以放心。宋江對周平說了自己的計劃,命他去軍中選拔千名會些水性的兵士,最好是東南帶回來居住在海邊的新兵,可以先充作船上水手。等這些人手精熟航海之後再開始打造自己的海軍。
周平本對自己的任務還有些怨言,現在聽得宋江的計劃看起來後繼龐大無比,逐漸也有些振奮,議完此事當即興沖沖的去營中挑選士卒去了。
這第二個被他留下的人卻是路仲達,他給路仲達的任務很奇怪,去河北湯陰縣找一個人,名叫岳飛!
路仲達對此事大惑不解,現在情勢緊急正是軍中訓練缺少人手的時候,三郎派自己去尋找一個無名小卒,這又是為的哪般。莫非岳飛是當今官家的私生子,路仲達不無惡意的猜想著。
宋江的解釋非常簡單,他聽聞河北有一個槍手陳廣,武藝精湛出眾,不過他年事已高不敷重用。幸好他有一個弟子名叫岳飛,現在是一縣無敵的槍手,路仲達此行就是要請出岳飛來做軍中的槍棒教習。
這個理由實在勉強的很,可是他也找不出更好的理由了。總不能告訴別人岳飛以後是個不世出的名將,所以要先挖過來再說?其實這種事並不需路仲達這種身份的人出馬,只需要派上三五名親兵,拿著自己的手令直接徵召就可。他這樣做實在是出於對岳飛的敬仰之情,千古英雄要是自己這麼輕視,心中總是過意不去的。
宋江對岳飛宋江十分敬重,考慮的也很全,反覆交代路仲達務必要將他全家老小全部接到濟州來,一定要以禮相待,不可輕忽怠慢。
路仲達不理解歸不理解,軍令如山之下,也只是爽快的從命。另外他十分好奇,岳飛是個怎樣的人物,能讓大首領這般的重視。對宋江的眼光,義勇軍中將領無不佩服,建軍以來大首領從未行差步錯過一次,端得是深謀遠慮。
路仲達出了門,馬上就點起自己的幾十名親衛,即刻動身趕往河北。他本就是河北人,對相州府湯陰縣熟的很,在那邊熟人雖然沒有,可靠著官府要尋到岳飛只是舉手之勞。
該做的都已經做好,現在就是等待蔡太師的訊息了。宋江無力的靠著椅背,看著院中已經一樹碧綠的新葉,心中輕輕的嘆息。
在離京之前蔡絛有言,五日內必有訊息傳到。蔡太師此次行事口風甚緊,竟然連他也不肯告知,到底是成是敗,他們兩個誰的心中也是沒底。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就能看釋出的章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