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喊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八個大字,主動加入了他的隊伍之中。
因此,當趙序帶著隊伍走了一天一夜,來到玉山腳下之時。
他身後的隊伍數量,也從最初的不到一百多人,擴散到了近兩百人。
藉助天邊的一抹晨曦,趙序回望身後密密麻麻的人頭,一時間又是欣慰,又是沉重。
欣慰的是太平村剛剛舉事,就有這麼多人來投。
可見韃子的朝廷早已是人心向背。
沉重的是突然一下子來這麼多人,他從三名韃子差役手裡搶來的糧食,只怕撐不了幾天。
而且被韃子逼得沒活路的人,還不止周邊幾個村子。
更遠一些的地方,還不知道太平村聚義的事情,等到太平村聚義的訊息傳出去,來的人只會更多。
但既然決定要起事,他也不可能拒絕這些主動送上門來的力量。
“罷了,先安置下來,再作打算吧!”
趙序暗歎口氣,旋即帶著眾人一鼓作氣趟過灞河。
趕在天亮之前,爬到了玉山半山腰上的一處破舊廟宇歇腳。
廟宇不大,兩百多人進入廟中,很快就將破舊的小廟擠得滿滿當當。
眾人心知這將是他們以後落腳的地方,進入廟宇之後,婦人們就自發的開始修補廟宇破舊的地方。
趙序則召集了人群中十四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丁。
來到偏殿,準備召開人生中第一場軍事會議。
但可惜,別看隊伍上山時浩浩蕩蕩的一眼看不到頭,其實這個年齡階段的人並不算多。
因為真正的適齡男子,早在數月之前就已經被韃子的官府徵走。
所以,進入偏殿議事之人,一共就只有四十人。
而其中十四歲到十七歲這個年齡段的人,加上趙序在內,一共也就只有二十七人。
剩下的,則都是四十五歲到五十歲這個區間。
也就是說,他們這支隊伍裡,真正能作為戰鬥力,應對官府圍剿之人,只有二十六人。
眾人進入偏殿席地而坐,靜靜地望著坐在主位上的趙序。
趙序環視一圈殿中這些還稍顯稚嫩的臉龐,忍不住又嘆了口氣。
但事到如今,再說其他,就顯得有些多餘了。
於是,他深吸口氣,果斷開口道:“我知道,大家都是因為遭受韃子的壓迫,實在活不下去了,才會跟著我趙序走上這條不歸路。”
聽見趙序出聲,眾人不由得面面相覷,卻也無人應聲。
因為趙序說的是事實。
毛狗兒和二憨還有王三坐在趙序身前,聽見趙序這話,也是忍不住嘆了口氣。
“都怪這該死的世道。”
毛狗兒嘟囔了一句,隨後仰頭看著趙序問道:“序哥兒,你就直接說要俺們怎麼幹吧?反正到了這個地步,俺們也只有跟著你一條道走到黑了。”
王三也是皺眉道:“毛狗說得不錯,咱們走到今天這步,都怪該死的韃子不給咱活路,反正也是爛命一條,幹就完了。”
趙序聞言,不由輕輕頷首。
隨後也不再賣關子,直言道:“咱們現在上山為匪,首要之事,便是應對官府的官兵,我只問大傢伙一句話,大傢伙怕不怕官兵來圍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