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稽首~”
眾大臣立即跪倒在地,雙手執笏,彎腰行禮。
李承乾有樣學樣。
“再拜稽首~”
眾人再次拜倒,如此往復三次才算是結束了參拜。
“眾卿可有事啟奏?”
李世民話音剛落,只見長孫無忌捧著笏板率先出列。
“啟奏陛下,兵部尚書李勣與刑部尚書劉德威已經率領九州府兵在徐州集結,只等朝廷糧草運到,即可前往齊州平叛!”
李世民聞言指著人群中一個年近花甲的老頭問道:“唐儉,糧草籌措的如何?”
戶部尚書唐儉顫顫巍巍地出列答道:
“回陛下,戶部徵集糧草已達十五萬石!足夠五萬大軍半年所需!”
李世民滿意點頭,隨後道:“既然如此,便將糧草押往前線吧!
朕相信,有英國公出馬,不出半月就有捷報傳回長安!”
此言一出,一眾武勳皆是開口附和:
“陛下所言極是,齊王年幼,恐怕不等英國公大軍壓境,他便被嚇得投降了吧?”
“英國公那可是我大唐第一智囊,區區一州叛亂在他眼中豈不是手到擒來?”
聽著一眾武勳的議論,李承乾心中不由得腹誹:
哪還用得著英國公出手啊,用不了幾天,大軍還在半路上的時候,李佑就該被他手下軍曹綁回來了...
到時候紇幹承基見李佑被抓,一定會主動自首!
那還不得把東宮這點老底全都抖落出來?
想到這裡,李承乾心中緊迫萬分。
也不知道杜荷事辦的怎麼樣了...
不行,等下了朝必須得問問!
正當他正想著怎麼給自己擦屁股時,只聽李世民開口說道:
“好了,朝堂之上莫要喧譁,眾卿可還有事啟奏?”
這時,趙御史終於按捺不住,從佇列中挺身而出,聲音洪亮道:“啟奏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李世民抬眼看去,見到上奏者是一御史,不禁有些意外。
畢竟按照大唐律令,朝堂上奏也是有分先後順序的。
通常先由三省長官彙報軍國大事,之後再由各級官員依次奏報...
眼前這個御史無疑是壞了規矩,按律應當罰俸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