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大臣隨即進言:“臣以為,當下應乘勝追擊,趁夷族立足未穩,派兵增援,並護送糧草北上,以助謝老將軍徹底挫敗敵軍銳氣,以震懾群狼!”
“有理。”楚文帝頷首,繼而話鋒一轉,目光掃過朝堂:“然,徵戰北疆之人,需統籌全域性,眾愛卿可有合適人選?”
殿中陷入短暫沉寂,隨即有人出列,沉聲道:“當年南疆之亂,乃安王主動請纓,平定戰局。這些年,他更是軍中重臣,戰功卓著,經驗老道。老臣以為,安王殿下正是此役的不二人選。”
開口之人,正是戶部尚書紀墨——紀韶華的親祖父。此言一出,立刻引來不少朝臣的附和,甚至連一向寡言少語的三皇子楚垣,也難得站了出來。
“兒臣以為,若由皇叔親自領兵邊陲,其身份地位本就尊貴,於將士而言,亦是一種莫大的鼓舞。”楚垣沉聲道。
殿中一片附議之聲,而陸崖卻微微眯起了眼,心底冷笑。
紀韶華曾對他說的那些話,猶在耳邊。
他早知皇帝這幾年疑心日重,卻未曾料到,局勢會如此之快地朝著最糟糕的方向推進。此刻,這些人看似在為安王謀功,實則如同煽風點火,恨不得讓皇帝心中的不滿再添幾分。
若此事定下,安王又平定戰功赫赫歸來,深得軍心民心,朝臣亦一邊倒地支援。即便是個寬厚無猜的帝王,恐怕也要心生忌憚,更何況是如今的楚文帝?
“朕的皇弟,確實這幾年做得不錯,的確是個合適的人選。”楚文帝微微頷首,語氣間似有贊許,然而下一刻,他話鋒一轉,“只是——眾愛卿可還有別的建議?”
這話雖是詢問,卻已透出幾分不願安王獨佔此功的意味。
陸崖眸光微沉,幾乎可以預見,若無人打破這局面,安王此去邊疆,便再難全身而退。
不論紀韶華的夢是真是假,既然他已答應幫她,便絕不能讓事態滑向無法挽回的境地。
思及此,陸崖忽然輕笑一聲。清越的笑聲在寂靜的大殿中分外突兀,霎時,眾臣的目光紛紛落在他身上。
他懶洋洋地開口,聲音卻透著一股不容忽視的分量:“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妥。”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那些原本支援安王的朝臣們紛紛怒目而視,恨不得將陸崖生吞活剝。
這個陸崖,又要敬獻讒言!
楚文帝:“哦?陸相且來聽聽。”
陸崖依舊是不緊不慢,絲毫不在意眾人的目光,語氣悠然:“安王雖有戰功,也曾統兵沙場,但此次北疆戰事,戍邊將士已有應對之策。如今派兵運糧,亦不過是錦上添花。”
他話鋒一轉,目光微冷:“而戰場之上,最忌兩位主將並立。若安王前往,陛下是讓將士聽謝老將軍的,還是聽王爺的?”
此話一出,朝堂氣氛驟然一滯。
戶部尚書忍不住怒道:“安王殿下又不是去搶兵權!按你的意思,難不成還要派個什麼都不懂的過去?”
陸崖挑眉,嗤笑一聲:“這您倒是說得對,臣自然不可能建議讓您這般年紀,又什麼都不懂的文官前往。”
此言一出,戶部尚書臉色鐵青,氣得差點跳腳,怒道:“你什麼意思!”
他一步跨出,就要與陸崖理論,卻被旁邊的朝臣拽住。眾人心知肚明,陸崖怕是真敢在大殿之上動手,而文官們……哪是他的對手?
一群人心中窩火,卻又拿他毫無辦法,只能冷笑連連。
有人冷聲質問:“陸相如此阻撓,可曾考慮過邊疆百姓?又是否顧及過戍邊將士?”
陸崖聞言,微微一笑。那笑容讓人莫名心頭一寒,彷彿……落入了陸崖某個陷阱。
他轉身看向楚文帝,恭敬道:“臣以為,陛下的皇子們自幼精研兵法,文韜武略皆有所長。若想鼓舞軍心,選一位德才兼備的皇子隨軍出征,或許更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