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時值歲末年初,周宴宴更不忘添置年貨,並執意讓大伯一家,共度佳節,兩家人團聚,兩夫婦很爽快的就答應了。
歲末年初,店鋪內迎來了一場蛻變,桌椅煥然一新,物品擺放得錯落有致,每一處細節都洋溢著節日的溫馨與喜悅,為冬日平添了幾分暖意。
林向鄞亦親自送來了一塊精心製作的牌匾,並附贈了一副書法對聯,字跡蒼勁有力,如龍騰鳳舞,既顯尊貴又不失雅緻,為店鋪增色不少。
在牌匾緩緩揭開的瞬間,林向鄞的目光掃過店內煥然一新的景緻,對周宴宴獨到的創意與非凡的審美眼光贊不絕口。
臘月二十,店鋪已是一派新氣象,而周宴宴也未停歇,她親手醃製了各式各樣的泡菜與小鹹菜,以後作為早食時的配菜。
轉眼臘月二十九,周宴宴全身心投入到除夕團圓飯的籌備之中,她細細規劃,精心書寫了包含十九道佳餚的豐盛選單。
除夕晨曦初破,周宴宴讓周禹駕著她的馬車,將他的一家人和自家爹孃弟妹接至店鋪。她則在後廚忙碌穿梭,用心做好每一道菜餚。
首先踏入店鋪門檻的,是周宴宴的家人,李氏初次來宴宴的店鋪,眼中閃爍著好奇。
大堂內,花崗石鋪就的地面泛著光澤。但不耐髒,李氏望著這一片潔白上漸漸增多的雪印,不禁輕手輕腳,生怕一絲不慎便會踩髒了這潔白無瑕的地板。
相比之下,周父則顯得更為隨意,他環顧四周,心中滿是驕傲:“看看咱們的女兒,這份能幹,真是讓人打心眼兒裡感到自豪。”
察覺到李氏懷抱著弟妹,站在門口略顯拘謹,周宴宴適時出現,手中託著一盤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土豆絲,笑容可掬地走向他們:“娘,您別拘束,這地板髒了隨時擦就是。來,先坐下歇歇,或是隨意看看這鋪子裡的每一處佈置。”
李氏嘴角含著一抹溫和笑意,緩緩踱步至大堂,隨意擇了張桌邊落座:“宴宴啊,這段日子,真是辛苦你了。”
“娘,這可是難得一遇的賺錢良機,怎會有人嫌累呢。”周宴宴放下手中的託盤,笑語盈盈,“娘親,您先品嘗,我這就去後廚繼續張羅。”
“好。”周父與李氏相視一笑,目送宴宴熟稔地步入後廚,隨後他再次拄杖環顧四周,店內裝潢很稀奇又氣派,縣城很難找出第二家,難怪用了不少銀子裝修。
兩人隨後踏上樓梯,步入二樓,眼前景象更令人贊嘆。二樓佈局精巧,設有八間包廂,兩間寬敞,六間小一點的。室內裝飾別具一格,牆上掛著精心挑選的字畫,而角落處的盆栽更是生機勃勃。
片刻間,樓下響起了動靜,李氏與周父懷抱稚子緩緩走下樓梯,恰好周禹也到店鋪了,周老爺子則沉穩地跟在他們身後。
“這寒風凜冽,怎地不多添些衣物,以免著涼?”周父手杖輕點臺階,緩緩而下,目光中帶著幾分擔憂,落在老父親那身似乎能凝結寒霜的裝扮上,不禁輕聲絮叨。
周老爺子卻是不以為意,聲音洪亮地回應:“我這把老骨頭,皮糙肉厚,這點寒氣算不得什麼。”
此時,周青乖巧地喚了一聲:“祖父安好。”
周老爺子笑容滿面地伸手捏了一把周青的臉龐,那肉嘟嘟的觸感讓他心中滿是欣慰,顯然小家夥在宴宴的照顧下愈發圓潤可愛了。心中暗自贊許,是宴宴這丫頭功不可沒啊。
李氏抱著一對雙胞胎,緊緊躲在周父身後,顯得既拘謹又畏縮。自老太太離世後,這是她首次正面面對周老爺子,她都不敢面對周老爺子,因此,老太太的死,成了她心裡的一根拔不掉的刺。。
周父察覺到了李氏的顧慮,輕輕轉身,將她拉至身前,眼神中滿是鼓勵,示意她向周老爺子致以問候。
周老爺子望著李氏那略顯怯懦的模樣,不禁輕嘆:“我又不是洪水猛獸,怕我什麼?”
周老爺子思緒不禁飄遠,回想起往事,老太婆正是因為李氏那份過分的怯弱與退縮,才對她這個兒媳始終難以心生歡喜。
李氏鼓足勇氣,聲音細若蚊蚋地喚了一聲:“老爺子。”
她小心翼翼地避開了更親近的稱呼,不敢喊一聲爹,就怕觸及了周老爺子的傷心事。
周老爺子聞言,只是淡淡地應了聲“嗯”,但那份回應中,蘊含了更多的接納。
最終,周老爺子緩緩巡視過大堂的每個角落,然後再去了後院,逐一觀看了各個佈局,直到走到後廚,恰好撞見周宴宴正汗流浹背地忙碌於灶臺之間,烹飪佳餚。
“祖父,您怎的來後廚了?大堂裡瓜子、花生備足,您還是回前廳享清閑吧。”周宴宴在往灶膛添柴之時,偶然瞥見周老爺子的身影,連忙出聲相迎。
“好,好,宴宴真是咱們周家的驕傲啊。”周老爺子臉上是難以掩飾的自豪,咱們周家數十代裡,能有你這樣出類拔萃的後輩,這是家族榮譽。
周禹聞言,目光轉向周宴宴,笑呵呵道道:“看,祖父對你的評價多高啊,真是讓人羨慕。”
周宴宴聞言,嘴角輕揚,謙遜中帶著幾分豪情:“這不過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未來的路還漫長且充滿挑戰。若得上天垂憐,我希望能將鋪子發揚光大,開設分鋪,那才是我心中真正的輝煌時刻。”
周老爺子望著孫女,他語重心長地叮囑道:“心懷壯志是好的,但切記不可急功近利,穩紮穩打才是最好的。”
周宴宴聞言,笑容更加燦爛,她點頭道:“祖父的教誨我銘記於心,只有根基堅實,我們才能不懼風雨,穩健地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周老爺子滿意地點了點頭,語氣中滿是欣慰與慈愛:“好,好,你們繼續忙吧,我四處轉轉,不必太過講究排場,飯菜可口,心滿意足便是最大的幸福。”
“是,祖父請隨意。”周宴宴應聲後,步伐輕快地返回了灶邊,繼續她的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