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峰知道她來,特意到小區門口去迎接她進來。
姜愛華進小區後仔細觀察了一下環境,這個在七八年前算是很豪華的小區,這麼些年過去了也顯得有點陳舊了,而且因為種的都是基本都是紅背桂、九裡香這些低矮的植物,在路上並沒有遮陽的作用,因此太陽直接曬到水泥鋪的小道上,熱氣蒸騰。
進了單元樓後,莫峰按下了家裡的樓層,只是剛從電梯裡出來就遇見建築工人拉了一堆的木板水泥等在電梯口,裝修的痕跡漫延了整個樓道,還能聽見清楚的電鑽聲跟敲打牆壁的聲音。
姜愛華有點吃驚:“你鄰居在搞裝修啊?”
說到這個,莫峰也是無可奈何,妻子懷孕到七八個月的時候,左邊的那戶鄰居就開始搞裝修,雖說會按照小區裡要求的時間施工,但白天噪音實在很煩人,夫妻倆天天都盼著鄰居能在她生産之前把房子裝好不要吵到寶寶,結果左邊的那一戶裝好了都不到半個月,對面那戶又開始裝,莫峰的妻子從孕後期到孩子生下來快兩個月,白天都能聽到刺耳的聲音,是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
聽姜愛華問起,他也很無奈:“從曉丹孕後期就一直遇到鄰居裝修,她跟我媽都被吵得不行,但沒辦法,我總不能能強制要求他們別裝吧?”
正說著,他家就到了,他開啟房間:“大姐快進來,外面熱。”
莫峰的妻子叫餘曉丹,是個幼兒園老師,小臉長得圓圓的,一笑兩個深深的酒窩,看見莫峰把姜愛華姐妹迎進來,她穿著睡衣還有些不好意思。
她跟姜愛華不太熟,兩人還是結婚的時候見過,她只知道無論是莫峰還是婆婆都很尊敬這個姜家的大姐,聽婆婆說這位大姐現在還能當姜家的家,是個很愛護家裡的人。
姜家華坐下後也在不動聲色地打量著莫峰的家,因為莫峰結婚是在酒店裡擺的酒,所以這還是她第一次來,這房子還是當年他老家拆遷的時候拿了賠償款買的,當時就買了兩套,一套面積只有一百平,實用面積可能就八十平左右,做成了三室一廳的格局,傢俱大都半新不舊的,這房子就是個普通的住宅,住是能住的,只是不夠寬敞,難怪月華不敢跟著許知秋住過來。
她跟月華剛剛坐下,許知秋就抱著孩子從房間裡出來了,姜愛華跟月華都湊上去看小寶寶,快兩個月的小女嬰,長得像餘曉丹,臉肉肉圓圓的,面板又白又嫩,眼睛睜得大大的,小眉頭微微皺著,看著心情不好的樣子。
姜愛華自己生的兒子,對小女嬰很稀罕:“好可愛,長大了肯定是個機靈寶寶。”
莫峰聽了很高興,他很喜歡女兒,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接過來抱著輕晃,哄她睡覺。
但就算關了門,打電鑽的聲音還是清晰地傳了過來,小嬰兒睡不安穩,一直半睜著眼睛,不時哼兩聲。
許知秋坐下來就握住了月華的手,把她從頭到腳看了一遍,輕嘆道:“好像瘦了些,是不是在家裡沒好好吃飯?”
莫峰跟餘曉丹的神色立刻就有些尷尬起來,許知秋雖然是自己親媽,但她到底是嫁了人的,家裡還有小妹妹在,這幾年一直都是她費心費力管教的,他們因為生孩子手忙腳亂,曉丹的父母又在外地沒辦法過來幫忙,不得已把許知秋叫回來,已經耽誤了她兩個多月的時間了,雖然她沒提要什麼時候回去,但莫峰兩口子早就商量好了,等孩子滿了兩個月,說什麼也要讓許知秋回姜家了。
總不能因為他們夫妻影響了母親的婚姻生活吧?姜叔人老實,鋪子裡有人幫忙還好說,月華平時的吃穿還有學習都是許知秋一手一腳打理的,如今她都離家兩個多月了,想也知道月華肯定不習慣的,許知秋肯定也心疼,否則見面的第一句又怎麼會說月華瘦了呢?
莫峰道:“媽,寶寶已經快滿兩個月了,曉丹已經知道怎麼照顧她了,不如你今天就跟著大姐回家吧,你已經幫了我們夠久了……”
餘曉丹也在旁邊認真地點頭,說實話,她在嫁給莫峰之前就知道他的家庭情況,也早就做好了生娃後沒有婆婆幫忙帶的準備,婆婆能伺候她月子,還幫她把孩子帶到兩個月大已經很不錯了。
姜愛華今天過來的目的不是來叫許知秋回去的,她本想把她接出去吃頓飯,跟她商量一下要不要把月華接到f市去讀書的事,但莫峰夫妻開口就叫許知秋回姜家,她反而不好開口反對了,萬一許知秋以為她對於她有意見,覺得她怠慢了月華,要把月華接走,不讓她回去了可怎麼辦?
許知秋也滿心為難,她既捨不得這個還不到兩個月大的孫女,但月華這邊又的確需要人照顧,她想了想:“不如這樣吧,我白天把月華送到學校後就過來幫曉丹帶寶寶,月華下課了再回去,這樣曉丹白天可以休息一下,不用這麼辛苦了。”
餘曉丹眼睛一亮,對呀,婆婆可以白天幫她帶孩子,晚上再回家,問題不就解決了?等過兩個月放暑假了,月華年年都要去f市過的,婆婆再回來住,她也不用一個人帶孩子這麼辛苦了。
姜愛華聽她這樣安排,反而不好開口說想把月華接到f市去讀書的事了,至少現在不是說這件事的好時機。
莫峰家在城北,她家在城東,而月華的小學又在城西,如果按照許知秋這樣的安排,她每天要走的路就太遠了,而且現在天氣非常炎熱,早上八點的太陽就已經曬得不得了了,她天天這樣趕時間會很累的。
她聽著屋外刺耳的聲音,才坐下來這麼一會兒已經有點不耐煩了,可是莫峰一家子帶著寶寶還住在這樣的環境裡,就算許知秋白天過來幫忙帶孩子,但餘曉丹又哪裡休息得了,她瞬間就有了主意:“許阿姨,其實我有一個建議,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你們不如聽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