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滿嘴答應,第二天就把合同寄了過來,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翻新裝置,尋味新租下來的廠房收到裝置的時候已經是月底了,其他配套的裝置也陸陸續續進場,又經過了漫長的安裝、除錯跟培訓,兩條産線終於組裝好了。
尋味的新廠房在一個新興工業園區,離市中心大約半小時的車程,姜愛華直接租下了一棟五層的房子,一邊等機器到位,一邊進行簡單裝修。
零食鋪的生意越做越大,駱川撥給她用的兩層小辦公樓其實早就不夠用了,辦公室裡堆滿了各種各樣的零食樣品,行政每個月都要進行一次大清理,但不到半個月又重新堆滿了,如今租到了新的辦公室,也是時候搬遷了。
挑了個黃道吉日,尋味正式搬遷到新辦公樓,光是大貨車就請了六輛,搬了兩趟才算把辦公室的東西全都搬到新辦公樓去了。
此後一週都是忙碌的收拾時間,新辦公樓一共五層,配備了兩部客梯兩部貨梯,五樓的頂層是作為辦公室使用,因為地方非常大,專門請設計師上門規劃了辦公區域,有總經理、副總辦公室、財務辦公室、會議室、接待室、茶水間以及由整齊劃一的卡座組成的大廳辦公區域,地上鋪著灰白條紋的地毯,傢俱一律選擇黑白灰三種風格,其中點綴綠植,看著幹練又清爽;三樓跟四樓是零食鋪的倉庫,裡面排列著一排排的貨架,倉庫入口是倉管的辦公區域,無論是進出貨都需要登記並提供單據;一樓跟二樓是專門給尋味食品廠用的,一樓高度四米多,主要用於生産火雞面,二樓的東側則用來存放原材料和成品,西側則是員工食堂。
工廠的産線安裝完成後,員工們濟濟一堂,全都圍在裝置旁邊,親眼看著姜愛華跟姜麗華親自動手做尋味食品廠的第一份火雞面。
姜愛華用高筋麵粉、澱粉、食品堿和鹽混合均勻,打入幾顆雞蛋,再放入適量清水,放入機器揉成面團,再壓成一餅餅泡麵的形狀,放入蒸箱裡正反各蒸了十分鐘左右,把面餅取出,再放入高溫油鍋裡油炸成微微的金黃色撈出控油,整齊地排列好放在一邊。
接下來便是火雞面的醬料製作,醬料的製作方法姜愛華早已了熟於心,不多時便拌好了一大盆火雞面醬端著放到了工作臺上。
姜愛華雙手合什:“泡麵面餅的生産步驟都是大同小異的,能不能取勝,全靠這一包醬料,大家拿碗過來。”
機械化生産的面餅跟手工煮好再拌再烤的火雞面畢竟在工藝上就有著極大的差別,但她要做的是方便食品,是顧客買回去後倒一碗開水泡一泡後直接加醬料就能馬上品嘗的美味,顧客是沒有耐心把面買回去後還要蒸又要煮的,所以機械化生産的面餅的口感差異,必須用足夠出色的醬料來補足,否則這款産品就會流於平常。
姜愛華是準備把它作為尋味最核心的産品、未來的爆款來生産的,又怎能接受它的泯然眾人、與其他泡麵沒有不同之處?所以醬料一定要出彩。
試吃的員工們端來了熱水,把壓好的面餅放開水裡泡了三分鐘,把水倒掉,加了一勺火雞面醬,淡黃色的面條立刻被深棕色的醬料包裹住,稍微一攪拌,一股獨特的香味飄散開來,大家忍不住饑腸轆轆起來,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口。
“好鮮!”不知道哪個員工開口說了一句,接著便是眾人議論紛紛的稱贊,都對著碗裡的面豎起了大拇指。
姜愛華也泡了一碗,她吃了一口就發現了不對勁,放下碗:“我要你們講最真實的感受,這是咱們公司未來的王牌産品,你們不能為了拍我的馬屁就不敢講真話,我只做了一次,不可能一點缺點都沒有的,工藝是要一步步改進的,哪能一步就到位了?”
她看向甘依琳:“依琳,你吃過我家寧安縣鋪子裡的火雞面,覺得跟那裡的比起來,這碗麵的口感如何?”
甘依琳細細地品嘗了一口:“面不如店鋪裡做的筋道,醬料可能因為是您調的,所以吃不出什麼差別出來。”
姜麗華也提意見了:“我這碗泡了五分鐘,面一夾已經斷掉了,我覺得麵粉的比例可能要調整一下,因為每一個泡麵的人都不可能專門盯著上面要求的時間,剛好泡三分鐘。”
姜愛華點了點頭,記下了她的意見——面餅不夠筋道:“還有嗎?”
高小雨鼓起勇氣:“其實我是北方人,這個醬對我來說甜了一點,面餅的話感覺質量跟市面上的泡麵差不多,但這個醬我可能不是很愛~”說到最後,她的聲音越來越小,這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真的把心裡話都說出來了,這可是大老闆的面前呀,她怎麼能這樣說公司的産品?
姜愛華卻眼含鼓勵:“你說得很好,這也是你的感受。”
但除了高小雨,公司的其他員工都能接受這個醬的甜度跟辣度,姜愛華把問題一一記錄下來又吃了一口冷掉了的火雞面,突然就意識到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了。
火雞面涼了,不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