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桶魚全被抬到了村中心的曬谷場開始分。
李維一眼就看到姜成才:“才叔,你過來,先分給你。”
村裡人登時向姜成才投來了羨慕的目光。
修路捐了十五萬,足以讓他成為全村人的焦點。
姜成才不好意思地笑著向前,李維讓會計給他挑了兩條最大的魚,每條都有十來斤重,一條是大頭魚,一條是草魚,還想再給他分點小點的其他魚,姜成才忙道:“夠了夠了,這兩條魚就夠了。”
兩條魚加起來已經超過二十斤了,別的村民一家也只能分十來斤而已,他拿兩條都已經算是超標了。
會計在李維的示意下又多給他挑了一條四五斤的鯿魚,這種魚小刺雖然多,但是煎起來幹香幹香的,村裡人都喜歡。
最終姜成才分到了三條大魚。
分好了他家的,這才開始給村子裡的人分,先是把剩下的魚過一下稱,再平均一下戶數,算出每戶大概多少斤,然後就是有大有小地搭配著分撿,撿夠重量了交給領魚的人家,由他們帶回家去。
跟往年差不多,每人分到了十二斤左右的魚,足夠一家人過年了。
大家夥說說笑笑地往家裡走,姜愛華在路上遇到了姍姍來遲過來領魚的沈秀蓮,她身後跟著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正是張小燕的兒子小龍。
有村婦跟沈秀蓮打招呼:“怎麼來這麼晚?大家都分到了~”
沈秀蓮並不回答,而是回過頭拉了小龍的手:“走快點~”。
與姜愛華擦身而過的時候,她還冷冷地瞪了姜愛華一眼,頭也不回地向曬谷場走去。
姜愛華覺得莫名其妙,她去了f市後已經很少回上社村了,怎麼看沈秀蓮的樣子好像還恨上她了似的?
李國英跟姜愛華家一個方向,看了個正著,跟上來低聲解釋道:“她這是恨上你了,覺得你們家捐了這麼多錢修路是在幫助李維,話裡話外還責怪你為什麼老村長在任的時候你家沒有幫他……”
姜愛華愕然:“她竟然因為這樣的理由恨上我們家了?”
李國英也覺得她的仇恨不可理喻:“是呀,老村長都換屆多少年了,她還覺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村長夫人呢,你看剛剛葉英那個沒腦子的跟她打招呼,她還愛理不理的,現在全村人沒幾個不煩她的,遇見她了就當沒看到,平時也沒人會去她家串門……”
姜愛華道:“源伯呢,他也不出門?”
李國英道:“很少出門,天天在家裡抽煙喝酒,以前的一些好友想叫他想開點,都被他趕出去了,多來幾回就沒人勸了。”
姜愛華奇道:“他家是發生了什麼別的事才這樣的嗎?按理說換屆也有兩三年了吧,源伯也到了退休的年齡了,姜興民現在不是在村委幹得好好的,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李國英道:“咱們外人看來根本沒啥事發生,不就是接受不了不能當村長了,把全村都得罪了唄,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別人家是越過越好,他家倒好,越過越不太平的樣子。”說著搖了搖頭。
姜愛華想了想:“我回來這幾天好像也沒看到張小燕,她沒有回來過年嗎?”
李國英道:“她一直在酒店上班,聽說已經當了部長還是班長什麼的,過年過節是沒有假回來的,平時一年能回個一兩次就不錯了,都是趁暑假的時候回來看看兒子,過兩天又走了,去年更是一年都沒有回來,不過聽說她人雖然沒回來,但每個月都要寄幾百塊錢回家養兒子的,所以沈秀蓮才沒說什麼。”
張小燕有這麼好賢良淑德好說話?每個月按時給家裡寄錢?姜愛華不太相信,但這是沈秀蓮的家事,她不過是聽一耳朵,既然她都已經恨上他們家了,他們也沒必要熱臉去貼冷屁股。
她想起剛剛看到的小龍,黑黑瘦瘦的,還是自己一個樣子,誰也不像。
他翻過年應該有十歲了,小浩十一歲,陳春花再也不用擔心小浩會被姜興民搶回去了,滿了8歲之後,孩子可以自己選擇跟父親還是母親了。
她很快就把姜錦源家的事拋之腦後,影響不到自己的人,她沒有必要再關注。